活动背景:近日,由北京营养师俱乐部、健康时报、中国网等联合主办的“关注西部留守儿童健康”公益活动启动。第一站的营养师们为甘肃省天水市汪川镇山区留守儿童进行了五十场公益健康讲座。
就爱喝橙味汽水
“这个汽水想必大家再熟悉不过了吧?”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王娟拿出5毛钱一瓶的橙子味汽水,在场的家长和孩子们都点头说认识。
“我不用橙子、不用任何橘子粉,就用手中的瓶瓶罐罐给大家变出一瓶一样的汽水来。”王娟说着拿起矿泉水和装着添加剂的小瓶子,孩子和家长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她。
王娟先往矿泉水里加入了一点着色剂——日落红和柠檬黄,矿泉水迅速变成了橙色,接着逐一加入甜橙味香精、阿斯巴甜、安赛蜜、柠檬酸及碳酸氢钠等食品添加剂,一瓶550毫升的矿泉水就摇身变成了橙子味汽水,开瓶时还发出了“呲”声。
王娟把汽水倒在纸杯里,前排的孩子兴奋地尝着并连连点头说:“真像!”还有的孩子看到这样勾兑的汽水喝都不敢喝了。
十二点才吃第一顿饭
在汪川镇,饼、疙瘩汤、面条、土豆、酸菜是最常见的食物,我们在农户家里做了早饭,让他们一起吃。“要12点才吃第一顿饭呢,没有现在吃饭的习惯。”他们摆摆手说。“其实他们并不是吃不起,只是长久以来没这样的习惯。”北京营养师俱乐部理事长王旭峰说。
王旭峰走访下斜村一户留守家庭时,家中的奶奶和孙子住在有5个房间的砖房(在当地要花15万左右),家里有电视机、摩托车,生活还算宽裕,但鸡蛋、肉、蔬菜在饭桌上依然少有。
他家的院里养了几只公鸡,当问奶奶,“为什么不养母鸡呢,每天还可以下蛋给孩子吃?”奶奶说:“公鸡会打鸣,在市场上能卖个好价钱,祭祀、庙会上用的都是公鸡,赚些钱还能给孙子零用。”而这些零用钱大多花在了校门口的小卖店。
找不到一双白净的手
在汪川镇的最后一天,记者也和其他志愿者一起给低年级的孩子们上了一堂课,教他们洗手的方法。孩子们脸上都露着羞涩而纯真的笑容,但让孩子们伸出双手来时,却几乎找不到一双白白净净的手,只有黑与特别黑的区别。大多数孩子的指甲也特别长,指甲缝里全是黑泥,用这样的手抓着五毛钱的零食吃,健康状况可想而知。
志愿者教孩子洗手时,他们每个人都很积极地学着。记者打来两盆井水,叫一些手特别黑的孩子到前面演示,他们的小手在香皂上刚抹了几下,香皂就被染得黑黑的,手上搓出来的也是黑泡泡。三个孩子洗完过后,清水上面浮着一层灰黑色的油污,这大概是许多天积累下来的“成果”。
记者手记
天水的小卖店里大都是城里的山寨食品。
孩子每天的零用钱最多的有十元,一些家庭也完全可以给孩子买得起蔬菜、肉类、鸡蛋、牛奶等健康食品。但他们却拿着本可购买健康食品的钱,买了小卖部老板都知道的垃圾食品。
一些家长因缺乏健康知识与意识,把省下的钱给孩子零花,反而让他们受5毛党零食的侵害,影响智力和身高。
西部孩子的健康虽然已受到国家及各企业的关注,不断投钱、投设备帮助改善物质条件,但其实,西部缺的不仅仅是物质,更缺健康的观念和意识。
健康与营养其实并不需要花费太多,早餐备个鸡蛋,面条里多放点青菜……都对孩子的健康有帮助。
爱孩子,不是给他尽可能多的零花钱,而是给他每天所需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