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3年05月09日> 总第1020期 > 07 > 新闻内容
防守心理 两个极端
北京安定医院 崔永华 西英俊 朱 辉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09日  查看次数:  

  我们作为北京市国家卫生应急救援队首批心理救援小组的成员,于4月22日抵达芦山地区开展心理救援。经过调研发现,此次震后受灾群众心理呈现如下特点:

  忧心二次创伤 由于五年之内同一地区连续发生两次重大地震,当地群众震后的心理反应容易出现两个极端。一类人群在经历上次汶川地震后,心理经历考验并获得了成长,此次地震后没有明显心理问题出现或很轻微;另一类人群尚未完全走出上次汶川地震的阴影,此次经历“二次创伤”,从而表现为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担心儿童应激反应 受灾群众心理健康的问题发生率大约在10%~15%之间。老年人更多见,以失眠、焦虑、恐惧为主;8岁前儿童以食欲不振,夜间常惊醒为主;8岁以上儿童或青少年尤其是毕业班的孩子则以对未来学业的担忧为主;少数出现了急性应激障碍;男性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低于女性,女性以烦躁、易怒、不安等情绪问题为突出表现。有人员伤亡的社区群众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几率高于没有人员伤亡的社区。

  操心居住安全 总体来看,此次地震比汶川地震对芦山地区群众的影响明显大。时隔仅5年再次发生如此强震,出乎一般人意料之外,也似乎不符合许多人认为的强震之后若干年之内一般不会再次发生强震的观点,从而形成对未来本地区居住环境安全性的担忧。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