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3年04月29日> 总第1018期 > 06 > 新闻内容
各国的地震自救术
健康时报记者 赵娅如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29日  查看次数:  

  编者按:地震发生后自救是第一位的事情,世界上很多国家日常都非常注重开展国民自救培训。这里找出一些有效又有特色的地震自救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西兰 提前制作应急马桶

  新西兰每年发生数以千计的地震,这其中约有150到200次的地震有震感。

  由于有破坏力的地震随时可能发生,而且震后几天或几周内可能发生多次余震,所以他们会提前制作应急马桶来防止紧急情况所导致的供水中断、水管或排水道的损坏。

  这个应急马桶其实就是一个有能盖上盖子的、不漏水的大容器,如垃圾桶或水桶,然后在桶里垫上塑料袋,并提前将氯漂白剂等家用消毒剂放在桶中。灾难发生后,这个应急厕所就派上用场了,使用后将消毒剂少量地倒入或喷洒在容器中,以减少臭味及病菌,并随时盖上盖子。

  伊朗 教孩子树立活下去的信念

  “相信一定能活下去”,这就是伊朗人帮孩子在地震前树立起的信念。就读于伊朗国王教育学院的穆罕默德·阿加扎德就凭借这样的信念在一次地震中从废墟中成功自救脱险逃生。

  地震发生时,他正使用微波炉热饭,“当时跟科幻电影一样,一瞬间就从空中坠落,周围都成了碎片。”因为太快了,来不及害怕和做出任何反应,他已经从3楼坠到了首层。在废墟中的他从空隙往外看,好像看到了地面的些许亮光,于是他不顾一切奋力向光亮的方向爬去,居然就从废墟中爬了出来。而他奇迹般的成功自救就得益于平时反复被训练的自救方法和坚定的生存信念。

  伊朗人告诉他们的孩子,地震后如果被困,要学会保存体力,等待机会大声呼救。首先护住口鼻以防粉尘污染,如果身边有水管、煤气管道,敲响这些管道,救援人员会更容易发现你;假使被困地与地面接近,等到救援人员通过时大声呼救。而不管遇到何种情况一定要意志坚定,相信可以得救。

  日本 备个地震自救包

  作为世界上灾难防护体系非常健全的国家之一,日本人会制定家庭紧急情况应变计划,为使计划顺利实施,他们还备了地震自救包。

  日本人会在家中及工作地准备应急求生用品,包括应急救生的物品、食物和水、家里重要的证件及电话通讯录、矿泉水、粮食、手电筒、止痛药和消炎药、手机、绳索(用于跳楼或紧急逃生)、纸巾、防毒面具、安全帽、口哨等,然后将它们都装到一个便携式包里,放在显眼随手可以拿走的地方。

  值得注意的是,在日本地震包并不是商店里出售的商品,而是每个家庭根据自己的情况有意识地来准备的。

  美国 无论在哪儿都会逃生

  美国人帮助国民掌握的地震自救知识就是,无论在什么地方都知道详细的逃生方法,不妨跟他们来学一学。

  如果在建筑物內,移动别超过数步,蹲下、掩护并稳住自己。待在室内直到震动停止,确定安全之后再出去。

  若是在电梯内,立刻蹲下掩护稳住自己,地震停止后,感觉安全后从最近的楼层离开电梯。

  在室外移动距离不要太远,远离建筑物、树木、路灯及电线杆后蹲下掩护自己。

  在海滩上或靠近海岸的话,蹲下掩护稳住自己后,迅速转移到高处以防地震之后发生海啸。

  如果正在开车,一定要靠边将车停在一个空旷的地点,待在车上,系好安全带,直到地震停止。当震动停止后,再小心地往前开,尤其小心避免经过可能受损的桥梁或斜坡。

  在山区或靠近不稳固的山坡悬崖,则要小心落下的碎石或山体。

  据“新西兰民防”政府官网、联合国新闻中心官方网站、美国《时代》杂志、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官网编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