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3年04月18日> 总第1015期 > 04 > 新闻内容
海蜇吃前要反复清洗
北京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硕士 董文红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18日  查看次数:  

  海蜇口感脆嫩,凉拌食用尤其美味,但提醒大家,食用前一定要反复冲洗,以免摄入过量的铝。

  油条、薯片中含有铝,海蜇中怎么会有?这跟海蜇的成分有关,鲜海蜇约95%都是水,另外5%主要是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只有干重的2%)。这么多水分使得鲜海蜇非常不容易保存,为了延长保存期,它必须接受“三矾二盐”的洗礼。

  “三矾二盐”是鲜海蜇常见的处理工艺,即用明矾(即十二水合硫酸铝钾,是一种强脱水剂,其中的铝离子对蛋白质的凝固作用很强)和食盐(有脱水、防腐作用)反复腌制,使其含水量大大降低,利于保存。若是开袋即食的海蜇,添加量比较少,若要达到长期保存的效果,需加入18%~25%食盐和1.2%~2.2%明矾,含水量会下降到8%~10%。

  国家标准规定,即食海蜇食盐含量不超过5%,明矾含量不高于0.1%。行业标准NY/T1515-2007《绿色食品—海蜇及制品》中甚至明确规定:明矾不得检出,含量不得高于0.003%。但2010年北京市食品办抽检的10份海蜇样品中铝残留量均超标,其中最高达890.30毫克/千克,超标近9倍。

  明矾是一种含铝化合物,其中的铝是一种人体非必需、甚至有低毒效应的矿物质,摄入过量会增加老年人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也会影响孩子骨骼和智力发育。日常生活中,明矾经常作为油条、虾条中的膨松剂来使用,或加在粉条、凉皮中使其口感更有弹性,北方六成居民铝摄入过量,因此,去除海蜇中的明矾也非常重要。

  海蜇中明矾残留量高,如何有效去除呢?研究发现,即食海蜇本身含铝低,冲洗一遍可基本清除其中的铝;但盐渍海蜇由于加工中添加了更多的明矾,冲洗一遍只能去除约60%的铝,浸泡一夜后还会残留20%,所以食用前应多次冲洗后,再浸泡一晚上甚至更长时间,再次清洗后方可食用。

  相关阅读

  北方地区六成居民铝摄入超标:面粉及面制品是膳食铝主要来源,北方由于面食消费量高,60%居民铝摄入量超过每周耐受摄入量。膨化食品是7~14岁儿童膳食铝主要来源,年龄越小,摄入越多。卫生部3月15日公布的“添加剂使用标准”征求意见稿中,3种含铝添加剂被删除,9种被建议减少适用范围。据健康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