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3年03月04日> 总第1002期 > 05 > 新闻内容
初春自己发豆芽
国家高级食品检验员、二级营养师 孟立娜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04日  查看次数:  

  ■营养实验室

  咬春吃春饼,少不了豆芽,绿豆芽、黄豆芽或黑豆芽,清新又营养。芽菜富含各种维生素和氨基酸,是初春季节的美食。而自己发豆芽,做法简单、营养又安全。

  实验目的:近日,有媒体报道,青岛市场发现了“催生”豆芽,即通过给豆芽喷洒生长剂,使其在短时间内长得又白又胖。另外,还有种所谓的无根豆芽,即用化肥、激素等催生出来的。这些毒豆芽有安全隐患,常吃对健康不利。

  培育豆芽方法很简单,让我们来掌控自己的饮食营养与安全吧。

  实验原理:黄豆做成豆浆、豆腐脑,可为我们提供蛋白质。而发成黄豆芽后,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大部分被分解掉,植酸、单宁、蛋白酶抑制剂等妨碍营养物质吸收的“抗营养物质”含量也大幅度降低。同时,发豆芽的过程,水分和维生素含量增加,从而可以为身体提供丰富的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

  实验过程:首先挑选一些完整的黄豆,用清水洗干净,放在小盆中;然后加入温水,刚刚淹没黄豆即可,在表面盖上一层湿布,防止上层水分不足而发干。

  接着将其放到室温下(25℃左右),若室温较低,则可放在暖气的边缘,每天换两次温水,早晚各一次。如果温度能一直保持,一般不到一周就能出芽了。

  刚刚露出头的豆芽有个可爱的名字“豆嘴儿”,可以食用,因为芽不长,蛋白质含量下降不多,维生素C上升,营养价值较高。继续生长,芽会长成1~2厘米长,此时的黄豆芽就可以吃了。

  注意,因为豆芽在生长过程中,细胞要呼吸,因此要勤换水。否则,水会发酸、发臭,导致豆芽坏掉。

  实验分析、总结:从表格中可以看出,黄豆在浸透清水出芽后,黄豆中的蛋白质水解后转变为氨基酸和多肽,其中的一些碳水化合物转变为单糖和低聚糖等。因此,生成黄豆芽后,虽然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含量有所降低,但其生物利用率却有所提高,且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与黄豆相比,黄豆芽中水分和维生素C升高,《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指出,豆芽是很好的维生素C来源,而且还含有植物性食物中几乎不含的维生素B12。

  春天容易缺乏维生素B2,适当吃些豆芽也可补充一些。黄豆芽、绿豆芽、黑豆芽等水分含量都较高,凉拌食用可以帮助祛火。另外,目前市面上也有一些新式芽菜,如豌豆芽、蚕豆芽、荞麦芽等,营养都非常丰富,初春时节吃些很好。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