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场人物:苟波,西安体育学院健康科学系教授、博士,从事“运动与健康促进,运动员训练监控与机能评定”等方面的研究,被推选为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百人计划”培养对象。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学生中最流行的体育项目是足球,所以,从高中起,我主要的业余体育运动都是踢足球。早期,足球真是很火,后来因为中国足球实在不给力,连电视足球转播也不看了。再到后来,因为上博士,压力大,忙得没时间踢,2004年起,算是彻底挂靴了。
这个时候年纪已经过了30岁,就开始发福了,体重在2008年创历史新高,达到72公斤(我的身高167厘米,标准体重应该是62公斤,算是严重超重),体检时发现,低压88mmHg,血脂虽正常,但接近于正常值上限,安静心率78次/分。这时发现,不锻炼这身体健康真没保障,咱自己搞体育的,不把自己的健身工作做好,拿什么去给别人讲健身啊?
刚好又被同事“忽悠”着去打羽毛球,谁知道从此一发就不可收拾了。由于痴迷于打羽毛球,体重又相对较重,中间又间隔了4年没有运动,导致出现了跟腱炎,最严重时,打完球走路都会疼得出现跛行,当时最担心的是突然出现跟腱断裂。跟朋友开玩笑说:“运动医学专家打球,要是跟腱断了,这就成‘砖家’了”。后来通过冰敷、按摩、拉伸练习等处理,用了一个多月,终于治愈了。
除了打羽毛球之外,平时我还进行一些拉伸练习和核心力量练习,后面几年再也没有出现过运动伤病问题。坚持打球半年后,我的体重降了8公斤,再加上适当控制饮食,到2011年,我的体重降到了57公斤,体检时所有指标都明显下降了,低压70mmHg,安静心率60次/分。现在打球时,只要对手不是半专业以上水平,体能不是问题,还常常因此被认为是“年轻人”。这几年从运动健身过程中,我确实尝到了运动给自己身体带来的好处。
对现代人而言,想要做好自己的健康管理工作,健康饮食和科学运动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在运动方面,我推荐大家以有氧运动锻炼为主,再适当进行一些力量、柔韧性和平衡性练习,这样就比较全面了。但是,需要明白的是:饮食和运动对健康的作用,需要通过较长的时间来体现,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持之以恒。
有这样一种说法“聪明人:投资健康,活到120岁。明白人:储蓄健康,活到90岁。普通人:带病生存,活到70岁。糊涂人:透支健康,早衰早亡。”朋友,您想做哪一种人呢?结果完全取决于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