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3年01月10日> 总第990期 > 08 > 新闻内容
囚犯发现的白芨
上海执业药师协会 邬时民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10日  查看次数:  

 

  药物多由医生或药物学家发现,这是世人皆知的事情。若有人说也有由囚犯发现的新药物,或许您不一定会相信。

  实际上真有其事,在祖国的医药宝库中,有一味叫白芨的中药材,就是由犯人首先撩开其神秘面纱的。

  据宋洪迈所撰《夷坚志》载:台州狱史悯一大囚,囚感之。因言,吾七次犯死罪,遭讯拷,肺皆损伤,至于呕血。人传一方,只用白芨为末,米饮日服,其效如神。后其因囚凌迟。刽者破其胸,见肺间窍穴数十处,皆白芨填补,色犹不变也。

  虽然这篇古籍的记载看起来有些玄乎,不过同样类似的故事,在清代汪昂所著《本草备要》中也有记载。白芨疗伤、止血的功效应该不假。更为重要的是,这一重要的医学资料被明代大医药学家李时珍发现,经反复鉴别、考证,遂被收入《本草纲目》之中,使这份出自囚犯口中的药方免遭散失。

  药理分析

  白芨,为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白色,连及而生,秋季采掘,取其地下块茎晒干入药,味苦而辛,性涩而收。入肺经,功效止吐血,治跌打折骨,汤火灼伤,恶疮痈肿,败疽死肌。历代本草均推崇它为止血、生肌良药。现代研究证明,白芨内服能抑菌,外敷可处理创面,还有止血、治疗胃肠疾病等功效。这种由囚犯发现的天然良药,至今仍在为人类健康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