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上期我们向大家推荐了作家张宏杰的新书《坐天下很累》中关于朱元璋偏执型人格障碍的内容,其实书中所提及的病态皇帝又何止朱元璋一人!本期我们继续认识一位因为政治斗争导致心理变态的典型皇帝——熙宗,了解他的痛苦煎熬。
中国南北朝及五代时期帝王心理异常的比率分外高,与这个时段异常激烈和残酷的皇位竞争密切相关。
金朝第三代皇帝熙宗完颜亶早年是一个聪明善良、胸怀大志的人,很重亲情,对宗室亲王十分优待。
然而,在做了几年皇帝之后,他却变成了一个终日酗酒、动辄杀人的暴君,“屡杀宗室”“屡杀大臣”“迭兴大狱”,皇统九年(1149年)仅一个月之内,就杀皇后裴满氏、德妃乌古论氏及夹古氏、张氏与妃裴满氏等一后四妃,显得异常残酷。“纵酒酗怒,手刃杀人”更是常事,喝醉之后,他命令大臣跪在身边,亲手举刀将其头砍下来。群臣震恐,皇统九年(1149年)十二月,数名宗室重臣合谋将熙宗刺死。
帝王生涯中遇到的太多挫折、打击、不如意是熙宗精神变态的主要原因。他十七岁继位是贵族拥立的结果,在帝王生涯的前数年内,朝中重臣专权,处处受权臣掣肘,令他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在朝中连绵数年的残酷政治斗争中,他的众多亲族都在相互仇杀中惨死,使他十分苦闷。
特别让他无法承受的是,那些诛杀他的亲叔、堂叔、叔祖的诏书,都是在权臣的胁迫下由他亲自签署的,这对他造成了严重的刺激,使他开始酗酒。压断他神经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他未能保护自己十分信任的大臣宇文虚中,在宇文虚中被处死后十个月,他初次显示出精神异常。
在此之后,长期酗酒的熙宗更是时常处于神志不清的状态,由原来温文尔雅的书生皇帝一变而为杀人狂,终于在三十一岁的盛年死于非命。可以说,金熙宗是帝王中因为政治斗争导致心理变态的典型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