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2年12月10日> 总第981期 > 22 > 新闻内容
当防“踢猫效应”
健康时报实习记者 赵娅如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10日  查看次数:  
  
  
  受访专家:韩海英,北京安定医院焦虑障碍门诊主治医师
  记者:书中写熙宗皇帝因为政治斗争导致心理变态。现代的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也无法避免挫折甚至伤害,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处理?
  韩海英:
生活中现实与期望值相比,往往是存在落差的,当遭遇打击,首先要理性地面对,接受不良情绪并学会有效释放不良情绪,而不是压抑或者控制不良情绪。比如说倾诉、运动,年轻人可以选择一些有氧运动如跑步,力量锻炼等,老年人可以选择比较柔和的运动,例如散步,打太极或瑜伽等。无奈的是,实际上很多人宁愿选择吸烟、喝酒、泡夜店来代替运动。这一点大家一定要坚决改变。
  记者:请您再给大家提些预防这类心理疾病的建议。
  韩海英:
预防首先要有一个敏感的“情绪自我意识”,警惕不良情绪的蔓延。我想强调的是由于现代人的生活压力大,很多人都有“踢猫效应”,即从心理学角度上讲,所获得的不良情绪反应来源于比自己更强势的人,为了宣泄出去,就向比自己更弱势的人发脾气,这样一级一级传下去,最后只有向最弱者“猫”来发泄,踢走它!举一个例子,愤怒来自上司,为了找到一个宣泄的出口,就向下属发火,或回到家后对无辜的家人发怒。这是很不好的方式,当生活、工作等因素导致心理出现异常时,最需要的是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把坏情绪丢给无辜的人,包括家人。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