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见面都问候一句:“最近好吧!”回答一般都是:“好,还好!”然有次一位朋友说:“我这次说‘好’,是真好,不是客套话。”
大家追问,他道出其中的原由:“我之所以说‘好’,是因为我明白了‘善待自己’的道理,并切实做到了.......”
原来这位朋友以前不大会“善待自己”,吃饭常饥一顿饱一顿,没好吃的连筷子都不动,喜欢吃的拼命吃;工作上没兴趣时百无聊赖,有了兴趣连续几天熬夜干;锻炼没兴趣时几天不动,兴趣来了又过度运动。
平时没什么事儿心态还算平和,可一旦遇到点事儿,哪怕是小事儿,就火冒三丈,暴跳如雷。如此种种,情绪常常不大稳定,50多岁的人了,有时竟像孩子似的。
人活于世,离不开吃饭、休息、娱乐和工作这几个要素。要使自己活得舒心、过得愉快,就得妥善处理好自己与这几个要素的关系,也就是说要“善待自己”:该吃饭时吃饭,该休息时休息,该工作时好好工作。不然,就是恶待自己,愧待人生。
我朋友原先的行为就是恶待自己的表现,可喜的是,他觉悟了:按顿吃饭,定时锻炼,工作上保持常态,遇事儿不慌不忙。如此一来,情绪稳定,心情舒畅,每天都欣欣然的样子。他爱人见到熟人就说:“我们那位也知道心疼自己啦……”
善待自己,说来容易,谁不知道爱护自己啊?要真正做到位、做得好,并非易事。如心情,要切实做到“善待自己”还真得下点功夫才行。
在生活中,常见有些人郁郁寡欢,有些人抱怨不休,为什么呢?不外乎皆因一点芝麻大的小事所造成,别人说自己的“坏话”啦、升职不顺啦等。这些外在的因素影响了心情,使人或郁闷,或暴躁,把本来挺好的日子过得不成样子。
其实,仔细想想这完全没有必要。人与外界事物打交道,哪有都一帆风顺的事儿?俗话说:“不如意事十有八九”,遇到不顺心的事儿,最好的办法就是“随它而去”,不能“往心里去”、钻牛角尖儿,久久不能释怀。
如果斤斤计较、耿耿于怀,不仅搅乱了自己的心情,还毁坏了自己的身体,那可是得不偿失的“买卖”啊!有资料说,100个癌症患者中有80%的人与心情有关。情况究竟如何有待进一步考证,但把心情搞得不顺畅、甚至搞坏,不能“善待自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确是不容忽视。
人的生命是自己的,但从另外一角度看,它还是家庭的、社会的。善待自己,把自己的身体搞好,把自己的心情搞好,不仅能使自己身心愉快,还能使家庭幸福、社会协调发展。由此观之,能否“善待自己”并非简单是个人之事。
诚如此,那就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来认真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切实做到“善待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