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2年04月02日> 总第914期 > 01 > 新闻内容
牙齿最怕冷
健康时报记者 李桂兰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02日  查看次数:  

  新闻背景:3月28日,由中华口腔医学会组织指导、中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工业协会积极配合,中国第一本口腔健康蓝皮书——《中国口腔健康发展报告(2012)中国人牙本质敏感状况》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

  “要想知道一个国家的健康文明水平怎么样,看看这个国家老年人的嘴巴里还剩多少颗管用的牙就行了。”中华口腔医学会会长、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主任医师王兴如此阐述护牙重要性。

  而据中国首部口腔健康蓝皮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20到69岁成人的牙本质敏感患病率为34.8%,这还不包括极为常见的龋齿、牙周炎、牙列缺损缺失等口腔疾病的困扰。

  逮住最伤牙凶手:  冷字排第一

  牙本质敏感常见的就是倒牙。提到这个,很多人就会想到酸和甜。其实,报告指出,我们的牙齿最怕的是冷刺激,其次是酸刺激,再次才是甜刺激或热刺激。牙齿敏感的人应尽量选择温水,避免食用过冷的食物。

  王兴建议,尽量减少高糖分食物和酸性饮料的摄入量。报告中指出,要养成餐后漱口的习惯,在进食酸性食物和饮料后,不要即刻刷牙,一小时后再刷。

  打好两个九年抗战:  牙该拔就拔

  根据这次调查的结果,二十多岁的时候(20到29岁)是牙本质的一个敏感高发期。这个时候,吃嘛嘛香,即使口腔有问题也以为没事。其实,要特别重视智齿的问题。

  智齿在青年时期开始“破土”生长,使得本来已满员且整齐站队的牙齿们拥挤不堪,刺激口腔黏膜,伤害是持续的。

  王兴建议,如果有智齿且难以正常萌出要尽早拔。当然,有的人智齿长得很完整,只要注意做好口腔健康检查就行。

  五十多岁的时候(50到59岁)是牙齿“原装”最后的防线,从报告来看,十个人中有八九个人到了这个年龄都会出现龋齿,这也是牙本质敏感的另一个高峰期。

  有龋齿要及时填补好,不能等到已经损伤牙髓,“疼起来要人命”的时候才想着要做点什么。有的老年人,牙齿松动得厉害,满口滴拉滴拉的,还是舍不得拔,等到对牙槽骨造成损害,结果连镶牙也镶不上了。可以算一笔经济账,种植一颗牙比一人一生花费在牙刷和牙膏上的总花费还要多。再说,牙齿还是原装的好。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