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2年03月19日> 总第910期 > 21 > 新闻内容
给健康留个空儿
健康时报记者 李桂兰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19日  查看次数:  

  

  受访专家:李晨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读者疑问:最近,读者王大爷打电话向记者诉苦,他老伴儿天天捧着报纸看,专家说一天喝八杯水,她就买来量杯量着喝,少喝一口都不行。专家说一天走一万步,就卯着劲儿的走,累到心脏病复发。你说可咋办?

  后续反馈:类似王大爷老伴的情况不在少数,而实际上,有的老人恰好相反,医生的建议压根不上心。你说,面对铺天盖地的健康类知识,咱老百姓该信啥,该咋做呢?

  尽信书不如无书——

  给健康留个空间

  李晨阳说,他认识的一位婆婆就很爱看健康知识,把里面的话当宝贝,不打折地照着做,说几点她就几点,否则就跟误了大事一样,变得很焦虑。

  “遇到这种对健康养生有着一股子热情,挡都挡不住的老人,我们都会用一句话,‘尽信书不如无书’。老人对待健康,要像年轻人对待事业一样,尽力就好了,不要着急上火的。养生是个长期活儿,不是说一次做的不好就一定会伤身体。”

  李晨阳还说,面对这样的老人,我们做科普的就要更加慎重,一字一句都要斟酌好。

  记者的话:医生给出的一些健康建议,老人可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多点少点都行,只要别超出一定范围。给健康留一个可伸展的空间,自己也就不那么累了。

  人老要服老——

  未雨绸缪才是王道

  《健康时报》读者徐奶奶说,她老伴年轻时是体育教师,退休后就带着附近老人一起锻炼,还常给自己加“小灶”,心脑血管本来就不好,还每天大清早去跑步,徐奶奶见报纸上说,心脑血管不好的老人不要大清早锻炼,把报纸拿到老伴跟前,可他瞅都不瞅一眼。

  李晨阳说,有些老人对自己的身体很自信,总觉得疾病不会降临到自己头上,其实,很多时候是他们不愿承认自己老了,这类人往往平时身体挺好,但容易出现一些突发事件,特别是心脑血管方面的问题。

  记者的话:接到徐奶奶的诉苦电话,记者不禁也要劝劝身体还算健硕的老人,年纪大了就要学会心疼自己。对于健康,不是说雨下了才想起去买伞,未雨绸缪才是王道。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