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大夫常告诉患者:你这个病是心理因素引起的,需要自身调整就可以了。这让许多患者感到不解。其实,皮肤与神经系统“同宗”,皮肤包含了许多神经感受器,因此皮肤也是心理器官。
心应性皮肤病(或心因性皮肤病)包括因心理因素引起或加重的各种皮肤病和性病,大概有下列几种状态:
因紧张焦虑等出现的皮肤病 这多见于中青年人,如中学生因学习压力会感觉瘙痒,全身起风团,医学上叫荨麻疹,特别是胆碱能性荨麻疹,这种人往往在焦虑紧张和烦躁受热时出疹发病,稍安静后就消失。另外,脱发特别是斑秃,白癜风等也与心理因素关系密切。
因焦虑、孤独、偏执等诱发的事实而非的皮肤病 如把皮肤抓破,或身上确有虫子在爬或叮咬,医学上叫人工皮炎或寄生虫妄想症。这类人多以中老年丧偶或性格内向人居多。
疑似性病或性病恐怖者 这些人多有婚外性接触史,又害怕染性病;或者是原患有某种或几种性病已治愈,但总有些不放心。在网上查找到各种信息,但网上内容使他越想越害怕或怀疑,总认为自己有性病。有些人有强迫症状,定期要到医院做检查。
原有皮肤病因反复发作 如银屑病、面部扁平疣、痤疮、汗管瘤等。这些人当心情舒畅时皮肤病也减轻,特别是面部色斑性皮肤病如太田痣、雀斑、黄褐斑等。
某些人固有的性格和心理特征会引起过敏性皮肤病等 如有些人天生敏感多疑、急躁易怒、易紧张焦虑,或争强好胜。为缓解压力容易搔抓和摩擦皮肤引起皮肤病如神经性皮炎、湿疹、皮肤瘙痒症等。
温馨提示:
首先要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对任何事情有乐观的态度,出现皮肤病,要相信医生和科学,积极配合治疗。不要滥投医,不迷恋于书本和网络。患了心因性皮肤病除了接受药物治疗外,心理治疗也举足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