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场
见闻:
可以消失的螺丝钉、变化形状的钢板、不同的骨头替代品,在本届骨科学术会议上,各类骨科新器械纷纷亮相,吸引了不少骨科医生关注。
骨折内固定物——能消失的螺丝钉
骨折后常规的处理方法是打钢板、打钢钉,等到骨头长好后,还要再次手术把钢板和钢钉取出来。然而,一种能被人体吸收的螺丝钉,则可避免骨折患者两次手术。
螺丝钉的全称是新型生物可吸收骨折内固定物,外观和普通的螺丝钉没有太大差别,只是全身透明状,这是由它的制作材料碳水化合物(多聚左旋乳酸)决定的。
这个螺丝钉最大的特点就是可“隐身”,置于人体内3个月后,开始逐渐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3年后螺丝钉完成固定骨头的任务后会完全消失。因这种材料可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对身体没有伤害。
让记者惊奇的是这样精细的螺丝钉,最短的只有8毫米,相当于瓜子仁大小,其主要用于小儿骨折,或是手指、脚趾等细小骨头。
一般来说,可消失的螺丝钉常用于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骨折修复,以及假关节移植骨固定、拇外翻截骨矫形术等。
需要强调的是,这类能消失的螺丝钉不推荐老年人使用,因为老年人多伴有骨质疏松,再加上骨头愈合的时间比较长,而这种螺丝钉超过3个月就会慢慢消失,不利于老年人的骨头固定和修复。
负压创伤治疗仪——小伤口不用跑医院
有的把黑色的海绵剪成手部的形状,有的剪成螺旋形状,有的则剪成类似于脚趾头的椭圆形。这些黑色的海绵被称为敷料,就像我们平时用的纱布一样。
之所以剪成不同的形状,是为了适应不同的伤口外形。
比如,手部的敷料可用于手部的2度烧伤,脚趾头形状的敷料多用于糖尿病足创伤等,需要强调的是这个敷料能够刺激肉芽组织生长,还能吸收创面渗出的液体,可加快伤口愈合。
这个黑色的海绵敷料只属于负压创伤治疗仪的一部分,使用时先要把海绵塞进伤口,让海绵与创口直接、完全接触,之后用塑料薄膜把伤口密闭,再用负压机吸走伤口周围的感染物和渗液,保持伤口清洁,同时还会加快伤口愈合速度,使伤口尽快愈合。
这款新器械不仅可在医院中使用,如果伤口不太严重,在家里也能使用该器械进行护理,只是要先根据患者的伤口类型预先设置好不同的吸力参数。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过程中每48~72个小时应该更换1次敷料,患者可根据伤口的不同形状进行剪裁,任何肤质都可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