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稿件:《大暑节气用“二香”》(2009年7月23日8版,民间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大暑时节天气炎热,暑湿之气容易乘虚而入,老人、儿童和体虚气弱者很容易心气亏耗。江苏省中医院内科奚肇庆主任医师推荐大暑时喝些“二香”茶,即香薷和藿香泡茶。)
后续反馈:国家三级健康管理师马勇强:民间有“大暑吃羊肉”的习俗,很多人不解,羊肉辛温,怎么适合夏天吃呢?其实,大暑过后,天气不仅热,更重要的是闷、湿气重,易伤脾胃,而辛温食物可祛湿健脾。但大暑吃羊肉,也分体质,偏寒的人可多吃,偏热的少吃或不吃,后者可通过喝粥来祛湿健脾。
中医认为,暑湿困脾,湿气重,脾胃受伤,容易出现食欲下降、食量减少等情况,偏偏多数人还喜喝冷饮,给“外热内寒”的身体更添寒意,动不动就拉肚子,这时,我们就应该补脾胃了。味甘温补的食物利于健脾化湿,粥对老人、儿童、脾胃功能虚弱者均适宜,古人也称粥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
推荐大家在熬粥时,加入白扁豆、南瓜、桂圆、红枣、枸杞、山药、莲子、薏米等健脾食物,可每天交替变换粥的食材,还能让你更有食欲。另外,老鸭也是暑天长夏的清补佳品,民间还有“大暑老鸭胜补药”的说法。老鸭通常用来煲汤,搭配冬瓜、芡实、薏米等,健脾化湿效果更佳。
另外,民间还有个说法是“小暑吃藕”,与大暑喝粥是前后顺承的,并不矛盾。因为,小暑过后天气慢慢变热,气温逐渐升高,人体内火气也开始日积,心火旺,表现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因此,刚入暑时,建议吃些清凉去火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