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1年07月25日> 总第846期 > 08 > 新闻内容
类风湿可“蜂回路转”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禤影妍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25日  查看次数:  
  被蜂蜇过的人都知道,被蜇部位红肿痛痒,十分难受。可奇怪的是,类风湿患者就算是被蜜蜂蛰了,他们的局部皮肤反应却往往要比普通人轻许多,大多只出现局部潮红充血。更可贵的是,对于这些患者来说,小蜜蜂的蜂刺还可以成为了天然的“药针”,是对付类风湿疾病有力的“生物武器”。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针灸科谷婷婷主治医师介绍说,蜂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毒攻毒的古老疗法,早在《黄帝内经》就有“蜂螯有毒可疗疾”的记载。近代研究表明,蜂针治疗对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等免疫反应异常的疾病有非常好的抑制作用。
  蜂毒含有蛋白质多肽类、酶类、组织胺、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活性物质,可作用于人体的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抗炎抗风湿,其解热止痛作用尤其明显,再配合针灸疗法特有的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功效,有效地阻击类风湿病程进展。
  类风湿病早期应用蜂针、温针和中药治疗,不但可取得通经活络,行痹止痛的治疗效果,而且可大大延缓关节受破坏的进展程度,达到临床控制的目的。
  不过,对于已出现关节强直畸形的中晚期类风湿患者,蜂针疗法则效果就较差了,虽然红肿、疼痛、功能活动仍然可得到好转和改善,但被侵犯变形的关节无法逆转。此时,则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配合西医,进行蜂针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蜂疗小知识:活泼的小工蜂被针灸医生用镊子夹着,使其腹部末端靠近选定的穴位,这时工蜂便“配合”地伸出有倒勾的螫针刺入皮肤,螫针离开蜂体后发生节律性的收缩,螫刺借此深入皮肤并自动地向人体释放毒囊内的蜂毒,留置15~20分钟后,蜂毒被放净后即可拔出螫刺,这就是传说中的蜂针治疗。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