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1年07月07日> 总第841期 > 07 > 新闻内容
动静之间
刘国昌/文 杨平凡/图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07日  查看次数:  


  有个年轻人在一家外企工作,收入不菲,前年又交了个女朋友,日子过得挺美。然今年年初他告诉我说,有苦恼了。一问才知他患了严重的失眠,整夜整夜睡不着。看了几次医生,吃了不少药仍不见效,可把这小伙子折腾苦了。
  约了几个朋友在一起聚聚,其实是给这位年轻人“看看病”。一位懂点医道的老者问了年轻人的饮食起居等情况,特别问了他的爱好。原来这个年轻人喜欢鼓捣电脑,爱玩个游戏、下棋打牌什么的,一上瘾就不可收拾,时间一长就落下了夜里睡不着、白天没精神的毛病。
  病根找到了,怎么治呢?那位老者说:“很简单,做到动静有序便可见效。”年轻人躬身趋前仔细听:“每天24小时,要把动与静这两部分合理安排好。只动无静,或只静无动,都不对;要坚持有动有静,两者平衡才好。”
  听了老者一番话,年轻人一改过去的习惯,坚持早晨按点起床,围楼跑3圈;上下班不开私家车改乘地铁或公交车。上班时专心工作,晚饭后散散步、看看电视,一般都在11点前入睡。几个月下来,虽不能说彻底好了,但失眠的状况较之以前好多了。
  这位老者所说的“动静有序”,确乎有些道理。动与静,是人们生活的两种状态,两者互为条件,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只动不静,不利于健康;光静没动,也不利于健康。因此说,人生在世,贵在动静结合,正所谓“一动一静有学问”是矣。
  动,是指身体要经常活动。不管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不管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也不管是在职的还是退休的,一天当中身体都要动。忙碌工作是一种动,散步、做操、打球,甚至做点家务活儿,也是一种动,总之动有多种方式,不一而足。动,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多多——肢体得以伸展、血液实现循环、呼吸能够顺畅等;更重要的是,人的心情也更加愉快。
  静,则是说身体要处于静止的状态,具体说就是要静坐、静睡,避免那种坐卧不安的情形。这种静能让身体得以休息、精力得以补充、心境得以调整等,更重要的是,人的精神能焕然一新。
  动静之间还有着内在的联系,久动便思静,久静便想动,这种相互的转换,使人的身体、精神处于一种良性的循环状态。
  笔者原来在胡同居住时的一位老邻居,退休后把每天的生活安排得挺好,看书报、练书法、去景山公园散步,是他的“动”;中午的一小觉、傍晚时院里的小坐和夜间的睡眠,是他的“静”。如此动静有序,使这位老先生的身体一直很好。
  然有些人却还做得不够好,上面说的那种“只动不静”的情况,不光存在于年轻人中,中老年人中也有。躁动不安,心烦意乱,忽而这儿,忽而那儿,总是静不下来。还有一种情况是“只静无动”,整天把自己“宅”在房子里,很少到室外活动,如此情形使身体未能进入正常的循环状态,久而久之难免会酿出毛病。
  古人云:“心不欲杂,杂则神荡而不收;心不欲劳,劳则神疲而不入。”要想使自己的心“不杂”、“不劳”,坚持既动又静,甚为必要。一动,使心放松;一静,使心专注。动静有序、动静结合,是健康之法,也是养心之道。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