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1年07月04日> 总第840期 > 04 > 新闻内容
于光远自创“寿星菜泥”
李凯菲/辑 IC供图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04日  查看次数:  

 

  于光远是国内外闻名的学者,也是有名的美食家,他还发明了“菜泥食物”。

  文革中,于老被下放干校,那里稻谷头一年绝收,没大米,只有馒头或玉米窝头,身为上海人的他颇吃不惯。后来,他每次吃饭只要窝头,很多人奇怪,“馒头多好吃”。原来,他把窝头搓成米粒状,放菜碗里混一下当米饭吃,当时,这个“窝头米饭”在干校里被盛传。

  步入老年后,于老发现不少老人牙齿不好,有些蔬菜难嚼烂,只能把渣吐出,膳食纤维没下肚,营养也流失了。他想起以前的“窝头米饭”及北京翡翠羹(菠菜泥),于是将不易嚼烂的蔬菜(如芹菜及南瓜藤、红薯藤等)切碎、捣烂,做成泥状食品,蒸炒炸汆等。这吃法很适合老人,因而被称为“寿星菜泥”。

  李凯菲/辑自《名人吃喝那些事儿》(王志坚、卢小溪主编)

  专家点评:

  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沈雁英:“寿星菜泥”很适合牙口不好的老人,能摄入更多膳食纤维,预防便秘等。1~3岁的婴幼儿也可做辅食吃。但不建议年轻人这么吃,长期吃软烂食物,不利于牙齿健康,胃肠消化功能也会变弱。

  菠菜泥富含钙,有利于老人骨骼强壮,含叶酸,孕妇可常吃。芹菜泥富含膳食纤维。其食材可据时令变换,如夏季的小油菜、茄子等都可做泥,再加点杀菌消毒的蒜、醋就更好了。

  IC供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