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义诊现场林岩松教授为患者分析甲亢病情。
活动背景:今年5月23日~27日是第三届国际甲状腺知识宣传周,北京协和医院近日举办了两场甲状腺义诊和咨询活动。
专家简介:李方,北京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目前甲亢的治疗方式主要有三类:内科药物、外科手术以及核医学的碘-131治疗。李方主任说,药物治疗副作用比较大,且服药时间长,通常需要一两年以上,很多病人无法坚持,病情不断反复。外科手术容易形成创伤和疤痕,甚至造成喉神经损伤而引起声音嘶哑或失音等并发症。因此,核医学的碘-131治疗由于服用简便、无创、有效率高、复发率低成为国内外医生治疗甲亢的最常用治疗方式之一。
碘-131之所以能治疗甲亢,是因为碘-131进入人体后大部分蓄积在甲状腺内,其在衰变过程中释放出β射线,释放的能量可以破坏功能亢进的甲状腺组织,致使部分甲状腺滤泡细胞变性和坏死,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分泌减少,甲状腺体积也随之缩小,如同做过一次手术。所以,碘-131治疗甲亢也被称为“不流血的手术”。
很多人见“核”色变,担心危害。李方主任告诉大家,碘-131在人体内的有效半衰期只有3~5天,绝大部分未被甲状腺组织吸收的碘-131已经在治疗后的两天内经尿液排出体外,还有一小部分可经唾液、汗液、粪便排泄。因此,建议甲亢患者在接受碘-131治疗后(尤其是两天内)适当饮水并在解小便后勤洗手。常规治疗甲亢的碘-131用量对骨髓、性腺、肝、脾和胃肠道产生的辐射剂量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