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烟草行业总是给人留下利润很高的印象,今天让我们来算算账,看看真相究竟如何。问:吸烟是否可以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为GDP做贡献?
答:吸烟成瘾被世界卫生组织明确界定为一种慢性、髙复发性神经精神疾病。我国每年死于与吸烟相关疾病的人达100万以上。这些吸烟相关疾病的治疗和早逝,给国家、社会和个人带来的损失,实际已超过了烟草税利收入。据经济学家估算, 2005年我国吸烟导致疾病医疗费用的损失为879.08亿元,吸烟引起早逝的经济损失1618.31亿元,共计2494.39亿元,超过当年的烟草税利2490亿元。因此,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看,吸烟不但不能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反而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问:种植烟草可以让烟农致富,为什么不能尝试?
答: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有地方曾吹嘘“烟叶铺成致富路”,误导农民种烟。据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和烟草专卖局的统计,我国有26个省(市、区)的510个县(市)364万农户种烟,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46%,涉及种烟农户总人口约1277万人。
但据统计和实际调查,种烟收入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高,烟农也并没有因此致富。据对云南、河南、贵州、四川、湖南5个种烟大省的调查,烤烟成本利润率比种植水稻、小麦、油菜籽、桑蚕都低。如河南省种植烤烟成本利润率为18.38%,而中籼稻为136.84%,小麦为104.84%,玉米为73.70%,油菜籽为48.02%。另一项统计还表明,一个农村标准劳动力全年种植烤烟纯收入为2842.36元,比全国农民人均年收入2936元还低3.19%。在多数地方,非烟农的收入髙于烟农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