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久咳不要就盯住呼吸科看,可以看看中医,从深层找原因。若久咳的根源在于疲劳所致的气血不足,就要行全身调理。我有一个为父亲治疗久咳的实例。
有一年我回家探亲,正好赶上父亲生病,咳嗽已经3个月了,一直反反复复。原来父亲在3个月前患感冒,发烧38.8℃,经过治疗好转后,出现了咳嗽,一直没有痰,身体有明显的乏力和气短,经过抗炎化痰止咳的正规诊治,已经好转。但是受凉和劳累后,咳嗽会再次加重。
父亲的高血压病史有两年多,经合理诊治,规律服药,血压非常平稳。我给父亲听诊,在肺部没有发现异常,而心脏的听诊,在一分钟之内出现了没有规律的两个早搏。少于4次,就不是频发的早搏,不能形成临床诊断,不需要特别的治疗。
我询问了父亲的饮食、二便及近期睡眠,最后看了舌脉。父亲的舌淡苔白,脉位偏内,脉沉结。根据上述情况,以及X光检查的诊察,仍有支气管肺炎的诊断,以及原发性高血压和早搏,中医诊断为咳嗽,气阴两虚证。
父亲虽然有肺炎存在,但是经过了正规的抗生素治疗,已经属于无菌性的炎症了,更多的考虑,是父亲日夜操劳导致的气虚和阴虚为主,最明显的证据就是疲劳无力,以及劳累后咳嗽加重。
中医认为,“不荣则痛”,“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所以,父亲的咳嗽已经不完全属于肺了,而是身体疲劳消耗出现的气血不足。张景岳说,“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不伤,火不炽,咳不甚”。咳嗽刚开始,肯定是和肺有关系的,逐渐发展,如果迅速好了,就没事了,如果一直缠绵未愈,那应该就是其他和肺有关联的脏器出了问题,需要寻找更深层次的原因了。
依照养阴止咳的治则,我选用了参苏饮和麻杏二三汤进行加减。两剂后,效果就很明显了,5剂后觉得全身有力气,我决定,再让父亲服用5剂,并加用两味补肺养阴的中药五味子和桔梗,还加用成药六味地黄丸6克,每天两次。同时也要让父亲多休息,饮食规律,这样才能让药物发挥更大的作用。父亲的咳嗽很快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