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蒋科卫,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关节科副主任医师。
擅长:关节镜下及手术治疗各种急慢性运动损伤,中西医结合骨性关节炎,各种特殊关节炎,骨质疏松症;运动损伤康复。
出诊时间:周五下午。
我是70后,先天不足,体重不达标,两个膝关节因为小时候踢球,又没有足够的营养造成了俗称的罗圈腿,当了医生才知道叫膝内翻,双下肢的骨骼肌肉也不强壮,有时候自己都担心老年以后的身体状况不好。
我有一次开会时遇到一位老专家,他70岁了身体很棒,细一聊,人家是小儿麻痹后遗症,几十年坚持下来,还活得不错,可见第一条就是坚持。
为了保护膝关节,我尽量做到不爬山,不爬楼。每周至少三次健步走或游泳,这两种运动对膝关节都没有伤害。
很多人担心健步走磨损关节,这种担心是多余的,走路时关节屈曲只有20°,这种角度髌股关节没有压力,没有磨损,半月板几乎没有移动,没有受伤的可能。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的对抗性收缩可明显降低膝关节压力,胫骨和股骨正常的、温和的、持续压力对于软骨产生刺激,使关节软骨得到良性的刺激和锻炼,步行几千步后关节会感觉轻松。
不能只针对关节训练,也不能老是低强度的锻炼,需要每周有一定强度的锻炼,所以我每周保持1~2次羽毛球或者篮球的训练,但是有几条注意事项:1.训练前要充分热身,不要着急拿球,至少需要20分钟,全身主要的韧带都要进行牵拉,牵拉的目的在于使韧带增加弹性、灵活性和反应性,避免在运动中受伤。2.天气不好或者身体很疲劳的时候不要进行训练。3.训练时间和强度不宜过大,肌肉疲劳时运动损伤最易发生的。4.对于已经存在的慢性损伤部位,如肩、肘、膝,训练结束后要给予几分钟的冷敷。中高强度的训练在于刺激心肺,心肺功能维持全身状态,所以第三条是全身运动促进关节健康。
此外,每晚还要有针对性的膝关节训练,包括动力性和静力性的练习,动力性的就是在踝关节绑沙袋做抬腿的动作;静力性的主要是半屈曲的靠墙站立,类似武术中的马步动作。这两个锻炼很简单,每晚做20分钟,不忘记刷牙就不要忘记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