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名医张锡纯治病,很少开那种平淡、小剂量的不温不火之药,也不会用很长的时间才给患者治好病。张锡纯从来都是雷厉风行,立竿见影,追求实效,通常是在几剂之内解决问题。他似乎在一直力图证明着:我们不但能治,而且还做得很好。
在张锡纯的邻村,有位叫霍印科的小伙子,这位是张锡纯的师兄,这天霍印科因为点小事儿,生了点气,“怒动肝火”,然后,不知怎么那么倒霉,又患了外感,七八天以后,腹中胀满,大便燥结。请来了医生一看,这是大承气汤证啊,于是开了大承气汤。
霍印科服药后也是纹丝不动,丝毫没有要泻下的意思,反而觉得自己的胁下疼痛难耐。
这下,大家全都傻了,怎么连大承气汤都没有效果呢?个别反对中医的人也开始说坏话了:看到了吧,中医没有效果吧?连你们医圣张仲景的方子都没有效果!还说什么?伪科学!
张锡纯突然有所会悟,张锡纯一诊脉,又诊得个沉弦有力的脉象,于是他就知道这个病是肝气郁滞,肝火盛导致的。所以,他灵机一动,用了疏通肝气的柴胡三钱、生麦芽一两,就两味药,熬水给患者喝了。
结果,药喝下去半个小时,肋下已经不痛了,又过了一个小时,大便通下,肚子也不胀了,“病脱然痊愈矣”。
医理分析——
中医名方不能完全照搬,张锡纯年轻时就已经领会了中医的道理,学会圆通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