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1年02月10日> 总第801期 > 08 > 新闻内容
身体里也有“风”
健康时报综合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10日  查看次数:  
  bt>
  健康和体内的“风”息息相关。我国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灵枢》说,“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
  内风,指的是脏腑机能失调而引起具有动摇、震颤等特点的各种症状的病理变化,与肝脏关系最为密切。
  众所周知,身体微循环的特点之一,就是在血管内维持一定的压力,以维持血流的平衡。但是当我们身体里的某些组织缺氧的时候,它们就会需要更多的血,然后这个组织就会打开一个比平时大的“开口”,以汲取更多的血液。
  打个比方,一桶水的上面有一个水龙头,把水灌进来,那下面要开个水龙头要把水放出去,而且放出去的水不能比送进来的多,不然的话,水位就下降了,就破坏了水压和水流的平衡。
  我们的身体里,这样的大“开口”实际上就是破坏了血压和血流的平衡,造成脉搏不稳,甚至影响身体的共振,也就是影响了身体运转的固有频率。这种共振频率不稳的状况,就是身体里有内风的标志。
  内风的方向大概是从我们的腹部开始,逐渐往上影响其它各个部位。
  比如,内风来时,首先会影响胃和小肠,然后是大肠,最后才是心肺等部位,这样才能保证身体关键的部位有充足的血,而不至于让人休克。
  如果内风到达了肝,人就很容易死亡。可以看出,内风所在的不同位置,代表着不同的意义。所以,内风的所到之处,可以辅助我们判断病人的病情已发展到何种阶段。
  旅游卫视《国学堂》每周六、周日23∶00首播,次日6∶19和11∶45重播。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