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正文

世卫组织说明年必须终结新冠大流行,专家这么看

2021-12-22 18:31:02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当地时间20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夺走了至少330万人的生命,2022年世界必须结束新冠肺炎大流行。此言一出,引起各方关注。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呼梦瑶 林敬

当地时间20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夺走了至少330万人的生命,2022年世界必须结束新冠肺炎大流行。此言一出,引起各方关注。

“这并不是说到2022年新冠肺炎就终结或消亡了。”12月22日,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乔树斌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而是指随着世界范围内新冠疫苗接种人数及现在已患病人数的增加,人群免疫屏障逐步建立,基本已经达到大面积人群的群体免疫。除非新冠病毒再发生大的变异,新冠肺炎再造成世界范围内的大流行的可能性不大了。也就是说,目前的形势下发展,到2022年新冠肺炎可能不会对世界形势,比如政治、经济、文化等造成重大影响”。

中国抗疫模式值得向世界推广

据了解,“大流行”是此前世卫组织对流感的定级之一,根据世卫文件表述,流感主要分为6级,其中最高一级便是“大流行”,其指的是病毒的人际传播发生在一个世卫组织区域的至少两个国家中,并且在世卫组织一不同区域至少其他一个国家发生了社区层面的暴发。

乔树斌介绍,未来到明年或以后在一段时间内,局部小范围内的偶发病例或局部社区传播出现还会存在,“但实践证明,中国应对新冠疫情快速处置、动态清零的模式是很成功的,发现一起尽快隔离,尽快解决,快速处理,这样的经验也值得向世界推广”。

何为疫情防控动态清零?国家卫健委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曾在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动态清零”策略不是“零感染”,而是指常态化防控阶段要最大限度早发现、早治疗、早处置,坚决防止出现疫情社区持续传播。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也在5天前发文称:“近期长三角、珠三角、西北地区频发德尔塔的散发与局部暴发病例,但是中国的动态清零策略已经被证实4周左右终能应对。我们跑赢病毒只是时间而已,无需恐慌。”

“这个冬季和春节我们将和国际社会一起度过最后一个寒冷的冬季,我们终会‘拨开云雾见天日,守得云开见月明’”张文宏说。

需全世界齐心协力

根据世卫组织实时统计数据,截至欧洲中部时间12月21日17时15分(北京时间12月22日0时15分),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74628461例,累计死亡病例5358978例。21日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增543414例,死亡病例新增6488例。

“如果我们要在明年结束这场新冠大流行,必须在明年年中之前,确保每个国家(或地区)70%的人口都接种了疫苗,并消除疫苗分配不平等的问题。”谭德塞表示,想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全世界齐心协力。

谭德塞呼吁,所有人都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做出艰难的决定,取消一些节日庆祝活动,以遏制病毒的传播。他同时呼吁所有国家都来投资预防未来这种规模的灾难,并加快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