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正文

柳叶刀揭秘中国早产率上升:多胎妊娠、生育政策有影响

2021-09-03 13:23:08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健康时报记者 李超然) 9月1日,《柳叶刀:全球健康》在线发表了一篇有关2012~2018年中国早产率和趋势的研究,并评估与早产相关的风险因素。研究人员发现,2012~2018年,我国单胎和多胎妊娠的早产率均有所增加,其中多胎妊娠早产率从2012年的46.8%上升至2018年的52.7%。

这是首次利用全国危重孕产妇监测系统数据进行的我国早产发生率和流行现状研究。研究人员对7年间超过900万名妇女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我国整体早产率从2012年的5.9%增长至2018年的6.4%。此外,与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这段时间相比,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生效后,早产率上升幅度更大。

与2012年相比,2018年的高龄产妇(≥35岁,7.4% vs 15.9%)、多胎妊娠(1.6% vs 1.9%)、产检次数大于等于7次(50.2% vs 70.7%)、有妊娠合并症(17.9% vs 35.1%)的比例更高、剖腹产率更低。

研究人员发现,受教育程度低、婚姻状况单一、年龄不足20岁或超过35岁、产前检查频率低(少于四次)、多胎妊娠、剖腹产和患有妊娠合并症的女性早产率更高。

\

2012-2018年中国孕妇早产相关因素变化

从我国数据来看,剖腹产减少和产检频率增加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早产率的上升趋势,我国早产率上升的部分原因可能源于产妇年龄增加、患有产前并发症(子宫破裂、胎盘早剥、妊娠高血压、子痫等)和内科疾病(心脏病、肝脏疾病、肾脏疾病、艾滋病等)的孕妇比例上升、多胎妊娠比例上升以及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

其中,多胎妊娠和早产之间的相关性最强,多胎妊娠导致早产的可能性约为单胎妊娠的15.5倍。在这项研究中显示,我国多胞胎的比例从2012年的1.6%增至2018年的1.9%,这可能与辅助生殖技术的普遍应用有关。

产妇年龄是第二重要的风险因素。40~44岁和45~49岁女性早产的可能性大约是25~29岁女性的1.8倍。文盲产妇最有可能发生中度早产,而有大学或更高学历的产妇更可能发生极早产。

在7年里,尽管产检频率不断增加、剖腹产率明显下降,但患有产前并发症或内科疾病的孕产妇比例也明显增加。2012年~2018年,有产前并发症的孕妇增加了66%,患有内科疾病的孕妇比例从2012年的3.5%增加到2018年的11.2%。数据显示,有产前并发症的妇女早产的可能性约为无并发症妇女的4倍,患有内科疾病的妇女早产的可能性是无疾病妇女的1.6倍。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自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全面二孩政策可能是导致早产增加的重要原因,因为他们观察到,在政策生效期间,尤其是2017~2018年,35岁以上的产妇、患有产前并发症和内科疾病的产妇比例明显增加。这也提示,生育政策变化可能给早产造成影响。

基于研究结果,研究人员建议,要对多胎妊娠、高龄(≥35岁)产妇、有产前并发症和产检次数较少的妇女给予更多关注:随着三胎政策出台,中国应继续监测和评估早产率。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