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正文

“十元村医”的“包包药”陪伴村医40年

2021-08-23 15:18:42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
吴华医生正在包药。受访者供图。

(健康时报记者 陈琳辉 李超然)“你走了我们怎么办哦,你千万莫走。”今年67岁的重庆市大足区宝顶镇东岳村村医吴华准备退休了,很多找他看过病的村民得知消息后,非常不舍,纷纷劝说他留下来。

从医40多年来,吴华靠着手里10块钱左右的“包包药”治好了很多村民的小病小痛,“包包药”药价始终不涨,还越来越便宜实用,因此村里人都喊他“十元村医”。最近,吴华获评“重庆好人”,单手残疾的他,是村民心目中当之无愧的健康守门人。

记账“糊涂”,但村民病历一字不落

十元的“包包药”不是什么秘方,而是吴华根据村民病情自主配置的药品组合。

“现在裁的方纸越来越少了,一个月30多张也就够了。”吴华告诉记者,他包药的方形纸都是自己裁的,根据村民的病情和需求,他常常把一盒盒药拆开来,计算好用药量,把不同的药丸包在一起,这样即能帮乡亲们省点药费,又能让一些年龄大的患者按时按量吃药。

村卫生室是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定点单位,“零差率”指在国家基本药物名录中的药品,要按照进价卖给村民。国家基本药物名录中的111种基本药物价格,吴华记得清清楚楚,每一粒药丸加起来多少钱,他也算得明白。

但村民们赊的账,吴华总是忘记。有些村民出门急忘带钱,有的村民囊中羞涩付不起,他有时会把账单记在本子上,有时随手写在纸上,有时则干脆不记。40多年下来,吴华赊药的账本还是没有结清,村里人称呼他是“糊涂”村医,不会算帐。

按照政策,乡村医生每次出诊可以收取4元钱/人次的诊疗费,但吴华基本上分文不取,除了收取药费外,村民的求诊,他都当作义务服务。

“有钱就给点,没钱就算了。”对于生活困难的村民,吴华连药费也不收。

“现在我儿子已经成家立业,我干这个也有些补贴,很知足了。”吴华表示,村里情况他都了解,好多赊药的账本他都烧了,现在只要村里人需要他这个“十元村医”,糊涂点也挺好的。

吴华的儿子在重庆市区工作,有段时间几乎每周都开2个多小时的车到山里,劝吴华到城里生活,但都被他拒绝了。他的理由是,“村民对我产生了感情,这个地方也需要我,我记了很多人的就诊本子,我就定下心来,在这个地方做下去了”。

尽管记账“糊涂”,但论村民的身体状况,吴华则是写的一清二楚。“村里人的身体情况我都比较熟悉,他们也需要我。”吴华告诉记者,从1980年开始至今,他一直在本子上记录着村民们的就诊信息:姓名、住址、年龄、发病时间、诊断、处方、用药……

这样的“健康本”,吴华每年能写满厚厚的几本,右手伤残的他只能靠左手写字,几十年里坚持认真书写与小心保存,很多老村民自己都不清楚的的病史,他都能在本子中翻到记录,清楚地说出村民的用药禁忌等更加详尽的信息。

从医之心:不想让他人经历自己的悲剧

右手伤残原本不适合从事医生工作,但却是吴华立志从医的重要原因。吴华回忆,11岁的某一天深夜两点,睡梦中的他被右手钻心的疼痛惊醒,随后发现一条近一米长的蛇从泥墙的缝隙溜走,他中了蛇毒。

由于当时吴华住得偏远,没能及时到医院去接受正规治疗,尽管没有生命危险,但中毒导致他的手慢慢化脓、腐烂,留下了终身残疾。

意识到农村医疗水平落后的吴华不想让更多人经历他的悲剧。初中毕业后,吴华便开始跟着在卫生院工作的三叔吴全胜学习中医。为了掌握更多医学知识,吴华争分夺秒地看书,并到卫校学习。

由于右手残疾,学医途中吴华遇到了比常人更多的困难与质疑。为了锻炼左手腕的活动力,吴华曾拿红薯和萝卜练了一个月扎针。

为了取得更多患者的信任,他决定考取乡村医生资格证书,埋头苦学,熟背《药性歌括》等医书,掌握了更多医学知识,并常常在三叔的诊室学习号脉、查看舌苔颜色、拿药,做病历记录的习惯也是从那时起养成的。

“开始的时候,我也觉得学医很辛苦,也犹豫过要不要坚持学下去。”吴华告诉记者,但是每当想起自己遭遇的病痛,他就会坚定决心:“以后别人遇上我这样的事,就不必再遭遇我的痛苦了。”

天道酬勤,1980年,吴华被招收为大足县第一批乡村医生,次年,吴华办起了东岳村第一所村卫生室,踏上了行医路的他,一走就是40多年。

“你走了我们怎么办哦,你千万莫走。”

村里杨婆婆的胃溃疡是吴华给医好的;

曹大爷的哮喘是吴华帮忙调理的;

邻近的古佛村村民身体不舒服,第一个想到的也是吴华……

吴华工作的重庆市大足区宝顶镇东岳村地处库区深处,化龙水库形似发芽的树杈,周围村落分散坐落在各个沟汊处,地形与水库双重因素下,步行和划船是主要交通方式,村民外出就医十分不便。

40多年来,只要没有外出急诊,吴华的卫生室早上8点开门,晚上6点关门。吴华告诉记者,离卫生室不到5分钟的路程,是宝顶镇化龙水库码头,村民主要住在河两岸,进出主要靠划船和走山路。他每天也需要从河对岸的家走下山,再乘船到卫生室工作,每天花在路上的时间大约需要3小时。

由于右手残疾,吴华只能左手划动船桨,右手两个手指稍微使点力。“刚开始的时候,右臂使不上力,木船一直在岸边打转,练了3个多月才勉强能把船划出岸。”

在这样交通不便的情况下,40多年来,吴华每天爬坡、下山、划船,就这样支撑起了东岳村9个社1000多户及周围几个村3000多名村民的看病需求。

“现在村里的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剩下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只要有人病了,不管深更半夜,还是刮风下雨,我都得去。”吴华说。

有一天凌晨3点多,吴华接到患者儿子打来的电话,说自己的母亲从晚上10点开始就咳嗽不断,非常难受。睡眼惺忪的吴华只得提着药箱出门。天还未亮,山路崎岖,吴华怕耽搁看病时间,一路小跑着前行,4点半到达村民家里时,他已满头大汗。顾不上喝水,他马上给老人检查,经过治疗,老人的病情稳定了下来。他松了口气,沿着山路再赶回村卫生室,此时天已大亮。

如今,吴华仍然每天从河对岸的家走下山,再乘船到卫生室工作。随着年龄增长,吴华越来越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但他又不忍心放下村里需要他治病的老人和那些不舍的目光。

如果时光允许,他愿意一直与村民们把这笔“糊涂账”算下去。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