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正文

美国近20年来出现首例猴痘病毒病例

2021-07-17 18:11:42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17日报道,美国近20年来出现首例猴痘病毒病例,目前该名患者已被送医隔离。美媒指出,这种由猴痘病毒引发的疾病曾于2003年在美国暴发,当时造成47人感染。猴痘病毒会通过飞沫等方式传播,并会造成人传人。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17日报道,美国近20年来出现首例猴痘病毒病例,目前该名患者已被送医隔离。美媒指出,这种由猴痘病毒引发的疾病曾于2003年在美国暴发,当时造成47人感染。猴痘病毒会通过飞沫等方式传播,并会造成人传人。

什么是猴痘?

据从事传染病和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龚震宇在《疾病监测》杂志上刊文介绍,猴痘是一种从动物传播给人类的病毒性动物传染病,症状与过去的人类天花患者类似。1970 年在刚果首次鉴定了人类猴痘。此后,在刚果盆地和西非农村地区报告了多个病例,特别是刚果病例较多。1996-1997 年刚果发生暴发疫情。2003年春在美国中西部首次证实了猴痘病例,这是非洲大陆外首次病例报告,2007年苏丹报告了猴痘病例。

近年比较大规模的一次发生在尼日利亚,2017 年9月2日,尼日利亚疾病预防控制中心(NCDC) 报告 1 例来自尼日利亚南部 Bayelsa 州的人类猴痘疑似病例。尼日利亚自 1978 年以来没有报告过猴痘病例,该疫情引起全国及国际关注。疑似病例定义为突然发热,随后在面部、手掌、脚底出现水疱脓疱样皮疹。

截至 2018 年 2 月 25 日,尼日利亚对 36 个州行政区中 24 个州开展了调查,共发现疑似病例 228 例(确诊病例 89 例,临床诊断病例 3 例)。89 例确诊病例中死亡 6 例(病死率 6.7 %)。

猴痘通过什么传播?

非洲已经证实人类病例可通过捕捉感染的猴、冈比亚鼠或松鼠而感染。通过与感染的呼吸道分泌物、感染的人破损皮肤或新近污染物密切接触,人与人之间可发生继发传播,通过呼吸道微滴传播已经证实。也可通过预防接种或经胎盘传播。没有证据表明人类病例感染中单独的人与人传播可持续存在。

在2003年美国猴痘病例事件中,土拨鼠、草原犬鼠、兔子都成为了传染源的高度怀疑对象。

表格源自《人兽共患痘病毒病流行现状及其宿主谱研究进展》

猴痘暴发期间,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是猴痘病毒感染的最大危险因素。因缺乏有效治疗和疫苗,降低人群感染唯一的方法是提高对危险因素的警觉,教育人们采取减少与病毒接触的相关措施。

得了猴痘有哪些症状?

猴痘的潜伏期一般为6-16天。病程可分为侵袭期和皮肤发疹期两个阶段:

侵袭期:持续0-5天: 特征为发热、剧烈头痛、淋巴结痛、淋巴结肿胀、背痛、肌痛和极度虚弱等。

皮肤发疹期: 全身都可发疹,95% 病例皮疹发生在面部,75% 病例发疹在双手手掌与双脚脚底,身体部位几乎同时发疹。持续10天左右,皮疹从斑丘疹发展到水疱、脓疱,最后形成痂壳。持续 3 周时间,痂壳脱落消失。全身病变损伤部位从几个到几千处不同,70% 的病例损伤口腔黏膜,30%损伤面颊,20%损伤眼睑和角膜。

有些患者在皮疹出现前可发生严重淋巴结病,出现淋巴结病变有助于猴痘鉴别诊断,因为天花和水痘都不会出现淋巴结病变。

猴痘症状通常可持续14-21天。该病的病死率变化较大,确诊病例一般小于10% 。多数死亡病例是年轻儿童。孙宝光整理

参考资料:

①2017-2018年尼日利亚猴痘暴发疫情调查【J】。龚震宇,龚训良。疾病监测.2020,35(02)

②人兽共患痘病毒病流行现状及其宿主谱研究进展【J】周涛,贾怀杰,何小兵,房永祥,景志忠。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2,28(02)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