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正文

北京2022年拟实现上门护理全覆盖,仍有两大痛点需解决

2021-07-07 21:00:44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北京市卫健委、市发改委、市医保局等十部门日前联合发布《北京市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与规模工作方案》,其中提到,北京市将扩大上门护理服务,2022年实现全市覆盖。

方案提到:在东城区、朝阳区、石景山区、房山区等区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试点基础上,2021年推广至城六区,2022年实现全市覆盖。在39项上门护理服务项目基础上,逐步增加服务项目至50项左右。

“开展家庭医生以及上门护理服务,能够给市民特别是老年人提供便利,减少老年人不必要的就医麻烦,在促进居家养老方面能发挥很好的作用。”杭州师范大学教授、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健康照护与教育分会会长陈雪萍对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表示。

\
北京佑安医院护士上门为患者做伤口换药。受访者供图

上门护理服务收费偏低,人员仍不足

早在2005年前后,陈雪萍教授及团队就对社区家庭护理进行过调查,她指出,开展上门护理存在两大痛点。“一方面,服务收费低、护士人手不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缺乏积极性;另一方面,上门护理存在风险,需要明确责任主体、统一护理规范、完善监管体系。”

据此次北京市发布的方案,目前北京市上门服务费价格,主治及以下医师60元/次、副主任医师70元/次、主任医师80元/次,护士50元/次。北京赛我家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北京市丰台区颐康养老照护中心院长施颖秀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算了一笔帐,一次上门护理基本需要一个小时,还有路途两小时,一天八小时最多出诊6户,护理费用在300-600元之间。在她看来,缺人缺编制,这也是不论公立还是私立社区卫生机构开展上门护理服务面临的一大瓶颈。

施颖秀表示,目前一些人对家庭医生和上门护理也有一些误区,“特别是老人可能觉得家庭医生的服务就是私人医生,得随叫随到,而且医保都得给报销,不愿意承担更多的费用。”

金牌护士联合创始人兼CEO丁少磊也坦言,“如果按照目前社区里面的护理定价,不是老百姓愿不愿意买的问题,而是护士愿不愿意做的问题了。”

施颖秀呼吁,应加快推进“长护险”,一方面将一些上门护理的服务项目纳入长护险的报销范畴中,另一方面,扩大长护险的覆盖人群。“这样的话等有了支付体系,被照护者和服务人员的积极性都会提升。”

而面对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日益增长的护理需求,金牌护士瞄准了“互联网+护理服务”领域。据丁少磊介绍,目前在北京市,金牌护士签约合作的医疗机构已超过30家,包括北京佑安医院、北京世纪坛医院等一些三甲医院,为用户提供上门护理服务。此外,金牌护士在北京还建设了11个社区医疗护理站,提供服务同样以居家护理为主。

\
丰台颐康养老照护中心员工为居民提供上门医疗服务。受访者供图

上门护理存在风险,保险需补位

北京市目前实行的《北京市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项目目录(2019 版)》包含健康评估与指导、临床护理、专科护理、康复护理、中医护理、安宁疗护,六大类39个项目。“北京的这个目录挺不错,尽量避免了高风险项目。”陈雪萍教授指出。

据了解,在实际操作中,特别是一些社会办的机构,提供的上门护理服务仍以母婴护理、康复护理、中医护理等为主。不论是施颖秀还是丁少磊,均表示,临床类的护理,对护士的技能要求更高,同时风险也相对较高。丁少磊表示:“目前我们服务的主要是两大客群,一是出院需要做延续护理的患者,包括产妇、肿瘤患者等;一是有长期护理需求的老人。”

此外,上门护理,不仅受照护者的安全需要保障,服务人员也同样面临风险。陈雪萍教师表示,在上门服务过程中,服务人员的安全保障必不可少,包括职业保险、交通安全险等都需要配备。

“目前针对安全风险,我们主要通过三方面手段去解决。”丁少磊介绍,第一是技术手段,譬如一键报警、延时预警、电子围栏等方式。第二是运营手段,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的评估等。第三是保险,保险要覆盖服务的全程、服务的双方以及平台。包括护理服务过程中的第三方医疗责任险以及对平台方的雇主责任险等。

此次北京市出台的方案也提到一些鼓励措施,譬如:鼓励医联体内非公医疗机构符合条件的医务人员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引导有工作活力、身体状况允许的退休医生,在自己居住地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签约服务;落实“增、奖、补”政策;针对老年人、儿童、孕产妇、残疾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制定个性化签约服务包,提供“菜单式”服务,供居民选择,个性化签约服务包实行市场化自主定价。

(运营:石梦竹)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