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正文

解决老人看病难还需引导、规范

2021-06-03 17:00:01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这两天,一则女孩带老人去医院看病的视频火了,视频中的女孩今年26岁,当医院陪诊两年,两年内陪诊了快200人,一天最多跑4、5家医院,人称“医院导游”。

健康时报记者 梁缘

这两天,一则女孩带老人去医院看病的视频火了,视频中的女孩今年26岁,当医院陪诊两年,两年内陪诊了快200人,一天最多跑4、5家医院,人称“医院导游”。

\

视频截图

挂号、取号、候诊、抓药、陪聊,忙前忙后,跑上跑下……年轻人和老人,两个横跨数十岁的群体在医院产生了交集。新兴的“创业”项目——“老年人陪诊”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关注和追捧。

陪老人看病,是公益,还是“商机”?

“为了陪护老人,他干起了滴滴司机”

“我和媳妇俩人,她还在工作,我辞了出来跑滴滴,就为了工作灵活点儿,能多点时间陪老人。”三个月前的一次打车经历,让魏卉(化名)重新认识了“司机”这个职业,也让她对老年护理这个行业产生了浓厚兴趣。

说话的司机,35岁上下,原先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稳定,但自从两边老人接二连三病倒,夫妻俩一边要顾及工作,一边要照护老人,而看病、生活支出越滚越大,两人一合计,最终决定一人辞职在家照顾老人,偶尔出去跑跑活儿。这情况跟魏卉当时的情况也差不多。丈夫家在外地,公公婆婆在老家,有个头疼脑热的看个病身边没人照应,确实不方便。

这次经历也让魏卉认识到,陪老人看病确实很有市场需求。但由于刚进入行业不久,魏卉现在的陪诊业务还不多,大约一两周一次。“说真的,我们不是单纯为了赚钱,如果做了这件事情真的能帮到老人,那做这件事是值得的。”

对于一直从事养老护理行业的王灿(化名)来说,陪诊没有什么“高大上”的理由,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做个人陪诊服务,驾轻就熟。

王灿的客户大多安排在她自己空闲的时间,什么时候有空什么时候接单。由于在养老护理领域干了些年头,她的客户大多是熟人介绍。

“跟我们联系的大多是子女,但也有少部分是老人自己。”陪诊老人也大多比较富裕,子女不在身边的居多,甚至有些常年旅居海外。这些老人陪诊过程中还会自带保姆,陪诊费用也相对较高,不包括来回的车接车送费用,一次陪诊的费用大约在800到1500元之间。

“如果是子女联系的我们,一般是子女付费,如果是老人自己联系的,就是老人自己付陪诊费。唉,有些子女连自家老人生病、看病都不知情。”王灿唏嘘道。

\

老年患者在门诊,健康时报记者牛宏超摄

解决老年人看病难,年轻人很“上心”

“都说看病难,其实吧,老年人看病,更难!”谈起老人看病问题,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原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张侃教授有不少感慨。

不久前,他想通过网上预约挂号,却总被系统“驳回”,心力交瘁。

“网上预约挂某医院下个月2号的号,它说你要申请解除绑定?按它要求一步步做了,说等三天审核?三天后,肯定原本希望要的那个号就没了!立即改电话114预约,接线小伙子说没号。要就是再下个月的,我说刚从网上看了,还有20个号嘛。他说没给114号源,爱莫能助……”

老人看病,张侃教授坦言有“四难”:一是挂号电子系统的设计对老年人不太友好;二是老年人到了医院不知挂哪科,常常在各个科室间来轮转,做了不少重复检查,缺少全科指导;三是老人住院陪护难,老人看病难没人陪护;四是医保报销之外的药物和治疗对于多数老年人来说依旧是负担。

接触了这么些年老人,王灿有个感受,老人想找到称心如意的陪诊或护工,非常难。“有的是没钱找,有的是有钱但没途径,有些则是既没钱也没途径,有些则是老人太挑剔,留不下保姆。”她还曾遇到过一个老人一个月之内换了9个保姆。

现在,这个难题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注到。张侃教授认为,“对于有经济条件的老人来说,陪诊服务是很好的支持,也给了一些人就业的机会,是个好事,但教育政策制定者也要考虑到目前教育所设定的人才培养需求、目标和质量之间是否存在脱节。”

“不过,就像最近曝出来的清华硕士进入月嫂行业的新闻一样,这说明社会确实有需求,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张侃教授表示,另一方面,也说明,公众对医院护理的需求不同,相应配套的服务有层级也是正常的,即根据服务质量,分出高、中、低档,以匹配不同的服务需求,报酬获得则应当细化。

个人陪诊服务存在法律隐患,需合理引导

尽管个人陪诊服务的兴起对老年人是件好事,但从法律的角度,鑫诺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展曙光还是看到了一些隐患。

展曙光律师表示,陪诊相当于陪同患者去医院就诊,从表面上看,是一方向给另一方提供了服务,也就产生了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实际上,被陪诊者由于本身患者的身份,相对正常人生命安全隐患更高,因此双方最好能明确协议,对双方的权利、义务进行约定。

至于未来这种新兴陪诊业务员是否存在资质认定问题,展曙光律师认为,并非一定要交由某一方来认定审核,进行行政监管。“目前看必要性不大,但可由行业协会或者专业组织出具一些规范标准进行合理的指引和建议,引导新兴陪诊服务的良性发展。”展曙光律师说。张侃教授认为,解决老年人看病难的问题,不能仅依靠市场自发的陪诊导诊服务,也应从政策层面、系统设计、医院管理、医保体系优化等方面不断改进老年人的就医体验。“电子挂号平台的设计可不可以对老人友好一些?挂号界面能不能少一些商业元素的浸染?医院能否在老人挂号时为老年人提供全科指导?”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