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正文

教育部等15部门联合实施光明行动

2021-05-12 11:04:16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5月11日,教育部等15部门发布《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其中要求,0—6岁儿童每年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90%以上,学校使用电子产品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30%,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每月调整学生座位,每学期对课桌椅高度个性化调整,以适应生长发育变化。

5月11日,教育部等15部门发布《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其中要求,0—6岁儿童每年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90%以上,学校使用电子产品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30%,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每月调整学生座位,每学期对课桌椅高度个性化调整,以适应生长发育变化。

每月调整学生座位

通知要求,改善学生视觉环境。指导各地改善教学设施和条件,落实教室、宿舍、图书馆(阅览室)等采光和照明要求,根据学生座位视角、教室采光照明状况和学生视力变化情况,每月调整学生座位,每学期对学生课桌椅高度进行个性化调整,使其适应学生生长发育变化。

每天1节体育课 每周3次以上中等强度体育活动

引导学生自觉爱眼护眼。积极关注自身视力状况,自我感觉视力发生明显变化时,及时告知家长和老师,尽早到眼科医疗机构检查和治疗。

认真规范做眼保健操,保持正确读写姿势,学会劳逸结合,做到合理作息,养成科学用眼习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每周参加3次以上中等强度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生活方式,保持充足睡眠、不熬夜、少吃甜食,自觉减少电子产品使用。

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严格按照“零起点”正常教学,科学布置作业,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鼓励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

建立完善全国儿童青少年体育活动体系,指导各地采用多种形式和途径开展儿童青少年健身科普工作,吸引更多儿童青少年到户外参加体育活动。

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30%

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宣传中小学生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确保手机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30%,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家长要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引导孩子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0—6岁儿童每年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90%以上

落实视力健康监测。建立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监测数据库,做到早监测、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0—6岁儿童每年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90%以上。依托现有资源建立、及时更新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并随儿童青少年入学实时转移。认真开展中小学生视力筛查,将眼部健康数据及时更新到视力健康电子档案中,筛查出视力异常或可疑眼病的,提供个性化、针对性强的防控方案。

(运营:齐钰)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