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华盛顿邮报》报道,华盛顿特区国立儿童医院收治的一名重症新生儿,不仅被发现携带新冠病毒新变种,而且病毒载量是其他年幼患者的51418倍。此外,在对这名婴儿的新冠病毒进行基因测序时,医生发现其体内病毒不但存在D614G突变,还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N679S突变。让专家困惑不已且十分震惊——他们担心,一种新冠病毒的全新变种会让婴幼儿和儿童成为“易感人群”。专家称:可能只是个案。
儿童出现COVID-19重症病例的可能性较小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表示,每个人都有可能传播疾病,但年幼的儿童感染他人的可能性较小。对此,健康时报记者特别采访了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李侗曾,“目前来看这个新生儿的问题还是个案。”因为还不确定新生儿体内变异病毒是从何处而来,新生儿能接触的人很少,感染源相对容易确定。通常考虑母亲传播或者医院内感染的可能,如果周围没有发现变异病毒的感染者,这个新生儿的问题可能最终就是个案。
对于病毒的监测一直都在进行,之前关注的是变异病毒的传染性是否更强、毒力是否增加,对疫苗的保护作用是否有影响。这个案例提示我们要在原本观察的基础上关注变异病毒对儿童的传染性和致病力是否有增加。以往新冠病毒对于儿童来说致病力相比成人和老年人弱,儿童感染者大部分都是轻症病例或者无症状感染者。李侗曾强调,病毒变异问题需要持续关注,而目前应对的措施就是继续加快疫苗接种工作,尽量在病毒产生比较大的变异之前实现免疫屏障,这也是对儿童最好的保护。
新冠疫苗是否会对18岁以下的人群展开接种
2月26日早上8时,香港正式启动新冠疫苗接种计划,5个优先接种组别中包括60岁以上人员。由于60岁以上的老人是重症病例的高风险人群,所以接种疫苗也非常有必要。我国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在3期临床是包括了60岁以上人群的,所以批准上市时候就是18岁以上都可以,但未来是否对儿童开放接种疫苗,李侗曾指出也要看儿童是否容易感染、是否感染后有重症风险,要权衡必要性后再决定。
如果未来病毒变异,儿童易感了或者重症风险增加了,应该可以考虑放开年龄限制,但是疫苗试验从伦理上不能轻易用儿童做试验,这方面数据更难获得,只要考虑利大于弊的时候才会批准紧急使用。
新生儿如何正确避免新冠感染以及母婴传播
新冠病毒是呼吸道感染的,新冠感染者病毒血症的时间很短,也就是说血液中有病毒的时间很短,几乎不会通过血液传播。该研究也曾多次被证实,从感染者血液中检测到核酸的概率很多,所以直接从在子宫内通过胎盘血液循环传染孩子概率很低。
李侗曾提到,如果说母婴传播,那最大可能就是孩子出生后。母亲如果是感染者,还是通过呼吸道传染新生儿的可能性大一些,这个只需做好产妇的新冠筛查就可以了,如果确实是感染新冠的同时又即将分娩,则需在特殊的负压产房或者手术室分娩,当新生儿出生后及时隔离,并做好监测即可。
(运营:孙宝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