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正文

春节里的网格员:“铁脚板”织就防护网

2021-02-16 19:26:39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牛年春节,千万网格员们一次次敲开大门,一次次走访摸排,一次次送菜送药,用双脚织就了一张严密而有爱的防护网。

牛年春节,千万网格员们一次次敲开大门,一次次走访摸排,一次次送菜送药,用双脚织就了一张严密而有爱的防护网。

“五级网格”让基层防护滴水难漏,搭建全靠一副“铁脚板”

大年初四傍晚,电话只响了一声,韩琳就接了起来:“现在电话微信太多了,我有时候怕手机响。有时候还会幻听,总感觉有人找我。”

韩琳是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大峪镇的宣传委员,也是一名网格员,目前“承包”着一个靠山村,负责村里181户居民的疫情防控。

2021年春节来临前,很多人开始听说“网格化管理”。其实早在2003年非典时,这种把基层各种力量都组织起来、将社区划成一个个小网格进行地毯式排查的方法就发挥了巨大作用。网格员们及时了解常住人口、户籍人口,特别是外来人口和返乡人员的健康状况,做好监测、排查和数据反馈,同时统筹社区的消毒、通风和卫生整治工作。

这些活一干就是一整天,加上上门摸排的条件比较特殊,很多时候还得趁着中午吃饭和晚上休息的时候干。如此不分昼夜的工作,韩琳和大峪镇的其他网格员们已经坚持了1个多月。2021年元旦前后,石家庄藁城遭遇疫情,位于河北境内的大峪镇首当其冲要加强防控,再加上春节网格化管理全面推行,韩琳和同事们迎来了“工作量洪峰”。

\
晚上9点左右,邯郸市峰峰矿区大峪镇的网格员们在完善南山村的“五级网格”。韩琳供图

“比较费劲的是网格的搭建,全靠一副‘铁脚板’。”韩琳说,峰峰矿区实行的是区-镇-村-片-胡同 (或者县-乡-村-组-户)“五级网格”管理体系, 五级网格员自下而上、从平面到立体建立起网格体系,每个网格里的每个基础数据,都要靠网格员们上门采集而来。伴随着一个个基础数据的采集完成,一级级网格微信群也就建了起来,后续的疫情防控就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传递、反馈、执行。

“农村嘛,有些地理环境差、居民住得散,数据采集核对要多跑路。还有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不会用智能手机,年轻人也不在家,对他们的防控提示和生活帮扶就还要用回‘铁脚板’。”

线上网格搭建好后,网格员们就可以通过各个微信群搜集传达讯息,工作要轻便许多。但是这也不是说就能收起“铁脚板”了,哪怕大数据已经密织出了一副信息网,也依然可能有特殊情况。

藁城疫情刚刚爆出时,邯郸开始排查石家庄尤其是藁城返邯人员情况。大峪镇有一位居民去过藁城,但是因为害怕没有主动上报,其行程也没有被大数据推送。眼看该居民的防控就要被遗漏,网格员的上门排查发现了端倪,经过反复沟通确认,居民承认了自己的行动轨迹并配合了隔离措施。虽然最后这位居民被排除了病毒携带,但是韩琳和同事们却对网格化管理有了更深的认识,那就是线上网格再方便,也要用好“铁脚板”。

\
2021年春节前的某天夜晚,大峪镇的网格员在进行排查登记。韩琳供图

每天至少2万步,她用“铁脚板”跑通160户居民的邻里乡情

对于城市化的社区网格来说,“铁脚板”不仅能更好地跑通疫情防护和社区管理,还可能会打动已经陌生的邻里乡情。

大峪镇是地道的农村熟人社会,但是镇里的南山村,又有一片“村改社区”,大部分是外来人口,租房的人员很多,有些类似城市社区。村干部也不熟悉具体居民,已经在小区住了好几年的王文秀便成了一名志愿网格员。

和韩琳一样,王文秀感觉最累的时候也是网格搭建阶段,但是和韩琳又不一样的是,她还要面对在城市社区交流管理独有的“人情冷淡”。

“小区里的很多人我都见过,但是没有说过话,等于不认识。对于我上门排查、搭建线上网格,很多人都有戒备心理甚至排斥,有些话说得很难听。”王文秀性格耿直单纯,那些风凉话经常让她尴尬又难堪,“社区里的人不像以前乡邻乡亲好说话,有的话就像巴掌甩在脸上。”丈夫劝她:“你只是个志愿者,不想干就别干了。”

“我想了想,还是要坚持。武汉疫情的时候我看着新闻心里又惊又怕,我希望能守好我们南山村,让大家都安全。”王文秀对健康时报记者说。每天一家家敲门、一层层走访、一栋栋排查,每天至少2万步,慢慢搭建起了网格,也悄悄跑通了社区邻里的心。

慢慢地,邻居看到她,都会主动打招呼,也会积极配合她的工作。小区里有位高中生,家长因为疫情防控不能返邯,就拜托王文秀关照,王文秀找到孩子和他说“有什么事就找姨”,这家人现在和王文秀关系非常好。这种邻里之间的温情脉脉经常让王文秀感觉很温暖,她的“铁脚板”和无私奉献换来了这么多人的真挚相待,她觉得很值得。

\
王文秀在家整理网格信息。韩琳供图

人在格中走,数在线上跑,信息化为网格员的“铁脚板”插上翅膀

“网格里要有人,在网格里解决事情。”这是韩琳所在的大峪镇网格员团队的工作目标和工作原则。线上网格搭建起来后,需要在网格里解决的事情很多都被信息化解决了,以前需要网格员靠“铁脚板”走到的事情,现在动动手指或者嘴巴就能解决,信息化为网格员的“铁脚板”插上了翅膀。

在经济、科技更为发达的城市,大数据跑得还要更快一些。

天津市东丽区万新街的网格员陈堃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的每一步,都有一串‘数’。”东丽区为所有专职网格员配备手机终端,安装“社区E通”APP,创建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延伸网格员手臂,赋能网格员巡查。

网格员入户采集信息,上传系统,形成涵盖人口总数、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特殊人群、实有房屋等各方面的标准数据库,做到了不落一户、不漏一人,不仅基础信息扎实,而且能集成共享。网格员发现问题和办理事项,在系统的社区、街道、区网格化管理中心逐级上传,分级办理和存档,成为动态管理数据。

人在格中走,数在线上跑。临近下午6点,已过了下班时间,在网格化管理中心的大屏幕上,依然有近一半的红点在移动,每个红点就是一位网格员。他们每天的行走轨迹、工作痕迹,系统都会实时记录,在线呈现。每一位网格员的脚步,汇聚成基层治理的大数据。

“有需求随时随地在线发送,专职网格员能第一时间收到。”陈堃说,那些不会用APP的老人,手里有服务卡,上面印有陈堃的电话号码,老人们无需跑腿,只需电话告知陈堃,就能事事有回音。

……

“身处群众中、心为公益谋”,网格员常说。

(运营:孙欢)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