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正文

高山滑雪救援医疗队:从0开始到完成4分钟内急救!

2021-01-29 22:23:11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 阅读提要: 根据国际滑雪联合会医疗指南的要求,运动员在赛道上的任何地方摔倒受伤,医疗救援人员必须在4分钟内到达现场。而滑雪板和带冰爪的滑雪鞋是救援人员在赛道内仅能使用的两种移动装备,这就要求承担医疗救援任务的医生有足够高超的滑雪技能,能够在运动员比赛的冰状雪陡坡场地内熟练地滑降至受伤运动员身边。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陈琳辉)位于北京延庆的海陀山,是我国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也是北京冬奥会的延庆赛区所在地,其主赛道全长2950米,从海坨之巅飞流直下,垂直落差894米,地势复杂、风向多变、光线忽明忽暗,滑雪难度名列世界前茅。

高山滑雪运动是冬奥会中速度最快、救援难度最大的奥林匹克项目之一,北京积水潭医院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高山滑雪比赛的定点医院,创伤骨科副主任孙旭和同事,不但成为了冬奥高山滑雪医疗队的一员,而且是运动员们的生命守护神。

从0开始

“中国冬奥滑雪医疗保障梦之队”由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医三院等十几家医院70余名临床医护人员组成。

根据国际滑雪联合会医疗指南的要求,运动员在赛道上的任何地方摔倒受伤,医疗救援人员必须在4分钟内到达现场。而滑雪板和带冰爪的滑雪鞋是救援人员在赛道内仅能使用的两种移动装备,这就要求承担医疗救援任务的医生有足够高超的滑雪技能,能够在运动员比赛的冰状雪陡坡场地内熟练地滑降至受伤运动员身边。

“我们没有缆车、没有雪橇、也没有摩托,只有脚下踩着的滑雪板、怀里捂着的急救药(防冻)和背上背着的30斤重的救援装备,自己滑过去。这就要求我们滑雪医生不仅需要有丰富的急救经验,还需要有过硬的滑雪技术。” 孙旭说,

一开始身边很多同事都羡慕地“调侃”着“能在上班时间滑雪,也太爽了吧!”

但是没有人知道,为了提高滑行精确性、缩短救援时间,他们在训练中根本不能正常滑行,只能机械地重复着一个个枯燥的动作形成肌肉记忆,摔倒和受伤都是家常便饭。在零下二三十度的雪场中,他们需要跪在雪地上练习心肺复苏、趴在陡坡上练习气管插管,每次训练结束都冻得手脚麻木、全身冰凉。由于没有任何现成的培训资料,白天训练,晚上还要鏖战到深夜讨论和制定属于自己的救援方案。

孙旭告诉记者,医疗队曾经有4名队员发生了严重的外伤,分别是锁骨骨折、肋骨骨折、胸椎骨折和股骨颈骨折。即便如此,从建队之日起,他们没有一个人退缩、没有一个人掉队。外国人能做到的,我们中国滑雪医生一定能做得更好!

\
中国冬奥滑雪医疗保障梦之队成员参与高山滑雪比赛救援演练。受访者供图

雪地急救难度大

在冬奥高山滑雪的速降比赛中,运动员最快的速度超过每小时140公里,就像是驰骋在冰海雪原上的“F1赛车”,稍有闪失,就可能发生致命的损伤。

作为保障梦之队成员,孙旭在刚刚进入“中国冬奥滑雪医疗保障梦之队”后,就发现由于高山滑雪高能量受伤机制复杂,而他们需要做的,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伤情评估,并进行简单有效的处置,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并快速转移到运动员医疗站,这是对救援人员最大的挑战。

高山滑雪比赛场地环境极为特殊,寒冷的天气、陡峭的雪道坡面、赛道上冰状雪都会成为现场急救的困难和障碍。

“背着30斤医疗设备,4分钟内抵达急救现场。”孙旭告诉记者,医护的身体状态稳定尤为重要,医疗队员们平均年龄在45岁左右,护士也主要以急诊科、ICU护士为主,因为开赛后医护人员需要脚下踩着滑雪板、怀里捂着急救药(防冻)全程整装待命,保证医疗救援人员在4分钟内到达急救现场。

\

滑雪医生们参与雪地急救演练。受访者供图

当有运动员摔倒受伤后,由医疗官与竞赛主任协调中止比赛,并首先指派1~2名巡逻队员滑行到受伤运动员身边对其进行初步的检查和评估。一旦发现运动员伤情较重,例如大出血、严重颅脑损伤、意识障碍、胸腹部严重损伤、脊柱损伤等不能自行离开赛道,需要汇报医疗官并寻求支援。医疗官会根据受伤情况迅速派出离现场最近的医疗团队前往受伤现场处理伤员。

一次次演练达成默契

在极端低温环境下,救援人员如果摘下手套,手指可能半分钟就会麻木失去感知能力,而伤员可能处于各种不同的体位,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有效地完成救治操作,如开放气道、生命支持等,需要长期的培训和模拟演练才能完成。

\

滑雪医生们参与高山滑雪比赛救援演练。受访者供图

2019年9月19日,孙旭和几名队友一同参加在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举行的中国第一次直升机长绳救援演练。

在一次训练时,山谷里突然出现了强烈乱流。救援直升机几进几出,就是无法到达急救地点。最后艰难地悬停在头顶,就在将伤员吊起的一瞬间,由于重量增加和向下气流的影响,飞机发生了快速下坠。“大家的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儿,我们奋不顾身地冲过去准备保护伤员,头顶的飞机努力挣扎着摆脱了乱流。”孙旭回忆,从山上下来才知道,是机长临危不乱,避免了凶险。

“演练完当晚,医疗官组织了很长时间的总结复盘会。”孙旭表示,“作为滑雪医疗急救,大家都是第一次,在演练磨合的过程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但面对问题的时候,大家都懂得奔着共同的目标积极解决问题,这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长跪雪地的冰冷麻木,多少次计时4分钟的惊心动魄……经过两个冬季62个日夜的训练,2020年1月,“中国冬奥滑雪医疗保障梦之队”坐镇延庆海坨山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圆满完成了全国第十四届冬季运动会高山滑雪项目医疗保障任务。

今年2月16日的高山滑雪邀请赛即将开赛,为了积累更多高山滑雪救援经验,做好冬奥医疗保障工作,20多名滑雪的医生已经培训了近1个月的时间。“此前伤情演练我们已经在120培训中心有过一周的系统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各种外伤救援的操作和一些理论知识的强化。但由于近期受到疫情的影响,后续伤情演练需要2月7号进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以后再和巡逻队员一块配合,才能完成实操演练,其中包括直升机的长绳救援和转运。”

回忆起“梦之队”在一起度过的这些艰辛,孙旭表示,这些培训和经历,成了一代滑雪医生鲜活的故事,而这些故事的背后,是中国冬季奥运项目一路向前的里程碑。

参考文献:

①白鹏,周方.高山滑雪比赛损伤风险和现场医疗救援[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20,39(10):830-832.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