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国通过介入技术实施的肝癌治疗可达100万~150万例次。目前,我国能实施手术的肝癌患者不超过30%,在剩下的70%的肝癌患者中,介入医学可治疗的比例高达90%。”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会长、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滕皋军教授在近日举行的“国家癌症中心(第四届)微创介入论坛”中表示,介入医学的发展与普及,是广大患者和家庭的希望和福音。
大会执行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介入治疗科主任李肖教授在会上发言
“介入医学在穿刺活检、术中止血、复杂疑难肿瘤治疗等方面都逐步得到了应用和推广,普及到临床诊断、治疗的多个方面,让复杂病例变得简单。”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赫捷教授表示,微创介入正在深入肿瘤的诊断、治疗当中,尤其对于需要穿刺采集细胞学样本的病例、出血高风险外科病例、复杂困难肿瘤病例等,介入技术已经表现出了越来越明显的优势。
此外,国外的介入治疗都是在门诊进行,而中国首创的介入病房医疗服务模式,可对患者进行更全面、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在国际学界受到赞誉。
“虽然中国介入医学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较欧美国家晚,但发展快。”大会执行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介入治疗科主任李肖教授介绍,介入治疗无论是在肝癌、肺癌、胰腺癌等原发肿瘤诊治,或是在肿瘤并发症方面的处理,均有较广阔的运用空间。因其专业技术精湛、学科特色鲜明,也被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所推崇,这是整个介入医学及相关领域共同努力的结果。
(运营:孙宝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