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正文

四川泸定震后第一课:课堂再次响起琅琅读书声

2022-09-16 09:52:19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绿色的树木簇拥着红色的教学楼,画幅的正上方端正的写着‘维护民族团结,各族人民幸福生活’。”9月14日上午,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得妥镇中心小学食堂里一间临时教室内,三年级一班的学生宋艽蔚正在绘制一幅名为《家园》的手抄报。

(健康时报记者 高瑞瑞)“绿色的树木簇拥着红色的教学楼,画幅的正上方端正的写着‘维护民族团结,各族人民幸福生活’。”9月14日上午,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得妥镇中心小学食堂里一间临时教室内,三年级一班的学生宋艽蔚正在绘制一幅名为《家园》的手抄报。

微信图片_20220915184939
学生宋艽蔚绘制一幅名为《家园》的手抄报。受访者供图

“我画的是重建的崭新教学楼,还有我最想感谢的消防员叔叔,他们辛苦了。”宋艽蔚向健康时报记者介绍道。

9月14日,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除海螺沟片区外31所学校17104名学生全部实现复课,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努力下,因地震中断的课堂再次响起琅琅读书声。

特殊的“震后第一课”

9月5日,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得妥镇中心小学距离震中仅10余公里,教学楼受损严重。师生及时撤离,无一人员伤亡。

“记得地震的时候我们正在午餐,陪餐的老师马上指挥孩子们避险,并在晃动停止后以最快的速度把427名学生疏散到了空旷地带,得益于‘每周一跑’的坚持,大家反应迅速,也很庆幸的是没有出现一例伤亡。”泸定县得妥镇中心小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王君向健康时报记者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依旧感慨万千。

微信图片_20220915185146
得妥镇中心小学特殊的“震后第一课”。受访者供图

“早上7点-8点多,我们来到了熟悉的校园,特别开心又可以见到老师和同学们了。”得妥镇中心小学三年级二班王韵茜兴奋地告诉记者。“9月14日,我们正常开课了,虽然有一些困难,但是学生和家长都十分积极,复课比较顺利。”王君说。

“目前教学楼不能使用,我们只能把仅有的、能够使用的移动综合楼的一些功能教室,调整用作我们上课的教室。对于不足的部分,我们把餐厅分隔开来,临时用作教室,虽然简陋,但在这里我们上了一场特殊的开学第一课。”王君向记者介绍,开学第一课有四个方面的主题:一是心理健康疏导,二是感恩教育,三是中华民族共同意识的引导,四是地震应急教育训练。

“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在当地我们的学生有60%左右是少数民族,在此次地震中,来自全国各地的解放军、医疗卫生人员等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帮助,我们接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关心,这是最生动现实的一场教育课,希望同学们能够铭记。”王君说。

泸定县31所学校实现复课

“实际上从9月7日开始,一些有条件的学校就开始组织线上教学活动,9月9日我们有3所中学、1所中职学校恢复了线下教学。9月14日,除了海螺沟片区外,全县31所学校实现复课,其中有几所受灾比较严重的学校,通过搭建帐篷教室、使用学校功能室、食堂改造教室等方式,保证了所有学生能够正常复课。”泸定县教体局副局长李平告诉健康时报记者。

微信图片_20220915185506
得妥镇中心小学孩子们守护家园的手抄报。受访者供图

“从地震当天开始,我们就在不停为留下的孩子们做心理方面的引导、教育、安慰,包括昨天的开学第一课,对全校孩子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十分关键。”王君说。

“目前我们最关注的还是震后孩子们的心理问题,特别是对于一些受到灾情影响的孩子,更需要及时关注和安慰。”李平告诉健康时报记者,目前已准备了新衣服、新书包、新学习用品等温暖礼包,复学当天及时发放到了每个孩子手中,“看着孩子们积极阳光的面庞,觉得一切都值得。”

“经过这次地震,不管是老师还是孩子,大家都真正感受到了生命的宝贵,这一路我们感受到了太多温暖,即使地震结束,我们也希望孩子们能够常怀感恩之心,明白团结的力量,好好学习,长大之后能用自己的力量去温暖他人。”李平说。

蓝天白云下,地球母亲散发着盎然生机,得妥镇中心小学孩子们在震后“第一课”后画下了这样的手抄报,“一根筷子轻轻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团,只有万众一人才能共渡难关。”这是孩子们的心里话,也是所有人的心声。

(运营:周欣雨)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