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 )国家药品集采开展3年,老百姓用药便宜了多少?一致性评价施行当中,仿制药和原研药相比,效果如何?2021年11月3日,中国药学会和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六升四降一保障’——医保药品管理改革进展与成效蓝皮书新闻发布会”,对医保管理改革的进展和成效,做出了总结。
“六升四降一保障”,医保改革成果颇丰
据悉,此次发布的《医保药品管理改革进展与成效蓝皮书》,跟踪分析国内31个省份804家医院(含596家三级医院、208家二级及以下医院)用药情况。通过数据和政策的相互比对,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发现在医保持续改革下,医院临床用药呈现“六升四降一保障”的深刻变化。
“重点监控品种使用情况显著下降,用量跌至原来二成;九成以上‘两病’患者使用目录药品,费用覆盖超七成以上,得到了较全面的保障。”会上,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技术标准部主管柳雯馨对“六升四降一保障”进行了解读,分别是:
六升:1、医保目录内药品金额、用量占比不断上升,动态调整初见成效;2、医保谈判药品金额、用量快速攀升,抗癌药等救命新药可及性显著提高;3、药品集中采购药品使用人次大幅增长,更多患者用得上用得起好药;4、集采中选仿制药市场份额迅速上升,有力推动仿制药替代;5、用药质量水平大幅提升,未过评药品市场份额骤减;6、两病门诊药品基金支付比例提高,缓解居民用药负担。
四降:1、医院药品费用占比连续下降,医院内部收入结构逐步优化;2、集采药品费用占比显著下降,实现了医保基金高效率置换;3、药品集采显著降低群众人均药品费用,促使通用名和剂型下其他品牌降价;4、重点监控品种使用情况显著下降,用量跌至原来二成。
一保障:九成以上“两病”患者使用目录药品,费用覆盖超七成以上,得到了较全面的保障。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医疗保险服务处处长冷家骅教授认为,“随着国家医保局的成立和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机制的建立和逐渐完善,肿瘤诊疗所需创新药物价格昂贵、使用途径不规范、市场供应有限的问题得到极大改善,救急救命的好药的大量引入,优化了目录结构,改善了医疗生态。”
覆盖218个品种,集采至今累计节约费用约2500亿元
蓝皮书介绍,2018年至今,中国组织五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覆盖218个品种,集采前年市场容量达2200亿元,用于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癌症、精神类疾病等常见疾病的常用药价格大幅下降,平均降幅超过50%。集采改革以来截至2021年9月,累计节约费用约2500亿元。
药品的价格的降低也切实让每一位患者获益。8岁确诊银屑病,已和疾病斗争50余年的北京昌平患者表示,集采让自己每个月的医疗费用降低到500元,更好的控制住了病情。来自河北的丙肝患者也表示,“我只花费了两万元就让丙肝得到治愈。如果没有药品谈判降价,医生说需要花十多万元,那样我是没办法治疗这个病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主任贾继东教授在会上表示,药品集中采购确实给肝病的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激励。随着医保目录的日益完善和药价降低,我国肝病药物选择更加合理,诊断和治疗率得到提高,从而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实现了更优策略的保障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