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 > 医改 > 正文

罗氏脊髓性肌萎缩症重磅新药利司扑兰在华获批

2021-06-18 18:55:03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健康时报记者 徐婷婷)2021年6月16日,国家药监局正式批准了罗氏旗下神经创新药物艾满欣(利司扑兰口服溶液用散),用于治疗2月龄及以上患者的脊髓性肌萎缩症(SMA)。这是首个在中国获批治疗SMA的口服疾病修正治疗药物,将为中国的SMA患者和家庭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2018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五部门联合制定的《第一批罕见病目录》,旨在进一步加强罕见病管理,提高罕见病诊疗水平。SMA被列入第一批纳入目录的121种罕见病之一。

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副组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主任医师熊晖教授表示:“SMA的治疗最重要有两点:首先是与时间赛跑, SMA患者越早诊断,越早开始有效治疗,预后越好,甚至在症状前开始治疗,有希望达到同龄非患病儿童的状态;第二点关注患者整体获益,SMA会造成患者多系统的异常,在治疗时要关注患者运动、呼吸、吞咽及其他系统。所以在临床上,SMA的治疗也非常需要多学科团队共同协作参与。”

此次利司扑兰的批准是基于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两项多中心关键性研究FIREFISH和SUNFISH。此两项研究纳入了广泛的SMA患者人群,包括不同分型、年龄以及运动状态,代表了在真实世界的SMA患者群体。研究结果显示,利司扑兰治疗后的1型SMA患者生存率较之自然史显著提高,呼吸和吞咽功能获得改善⑤。对于2型和3型SMA患者,用药后运动功能及生活独立性获得改善。没有任何与药物相关的安全性事件导致退出研究。

基于这一结果,2020年4月,罗氏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递交利司扑兰上市申请,6月利司扑兰获得优先审评资格认定。截止到今天,利司扑兰已在包括中国在内的超过40个国家及地区获批,且在全球范围内,已有超过3000位SMA患者接受利司扑兰治疗。

“利司扑兰的获批是国内SMA治疗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意味着SMA的治疗进入了口服治疗的新阶段。”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罕见病学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主任医师王艺教授表示:“我们很欣喜地看到临床研究数据证实利司扑兰在治疗各类型SMA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通过提高全身功能性SMN蛋白水平,利司扑兰可逆转疾病的自然进程,为患者带来多重获益,包括改善运动功能、无事件生存、呼吸和吞咽等。同时,利司扑兰口服给药也为患者提供了用药的便捷性。”

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神经学组组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主任姜玉武教授表示:“利司扑兰的获批,也将进一步推动国内SMA的临床规范诊疗。最近几年,我国SMA的临床诊疗发展迅速,目前国内已成立了一批具有多学科诊疗能力和经验的SMA诊治中心。随着更多有效治疗药物的可及,SMA的规范化诊疗和疾病的长程管理也将逐渐完善,SMA治疗的中国经验将进一步丰富,为SMA患者和家庭带来全面获益。”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