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 > 头条新闻 > 正文

69岁院士一年跑3131公里,坚持5年是如何做到的?

2021-03-31 10:11:26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健康时报记者王永文)“要更健康,活得更好吧。”当记者问起是什么信念让他坚持持续跑步时,刚查完房的69岁院士励建安笑着向健康时报记者回答到。

月跑超过200公里,细化到每天要将近跑7公里,坚持了整整5年。这是一个对年轻人来说都很有难度的坚持,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主任、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的励建安做到了。

\
69岁院士励建安在2020年马拉松上留念 。受访者供图

骨折后的新改变:从学走路到马拉松

“我去年全年的总跑量是3131km,上个月2月份的跑量是330km,有比赛的时候少一点,因为要适当休息,没有比赛的时候会多一点,大概每天能坚持10公里,总体每个月都超过200公里。”励建安告诉健康时报记者,如今的跑步距离,是循序渐进的结果,并不是一蹴而就。

时间回拨到五年前,励建安回忆起自己第一次的跑步情景,并不是现在的这个数字。2016年,励建安在一次晨跑时意外骨折,作为从事康复医学的他想到以自己为试验对象,研究骨折后尽早运动是否对康复有利。于是开始第一次运动,在骨折后的第5天,他在无拐杖的情况下步行半小时,才走了近6000步。

谈起运动经历的开端,激发他起身运动的是突发奇想的一次实验,并且这个实验成功了。当时坚持跑步两个多月,在骨折后的第80天,励建安在广州马拉松赛上完成了人生第一次“全马”,成绩是5小时54分钟。此时,他骨折的右脚已经基本康复。

“一开始的的时候也很怕,一个月就只能几十公里,每次旨跑3km就感觉已经很累了,后续坚持慢慢增加,去年才达到三千多公里,也是这五年来最多的。”励建安告诉健康时报记者,个人跑步锻炼的坚持的两个基本原则就是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运动健身的效果。

运动是医药:跑下30场马拉松,3000公里的孤独是一种修行

“我一直觉得,运动是医药,要改变运动是良医的说法。”励建安告诉记者,因为运动不一定都是有好处,也有负面,例如运动带来的损伤、疾病等,这跟药物一样,药物对某个疾病有治疗作用的时候,也有副作用,所以讲运动是医药比较合理。

很多人不愿意坚持运动,在励建安看来,主要有两点原因,第一,担心运动的副作用,第二,自己不能坚持。美国心脏学会在2016年发布一个官方声明,强调运动是第五生命体征,在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4个生命体征都里纳入运动体征,可见运动对生命的重要性,另外高血压、高血糖等疾病都与缺乏运动有关。相比运动带来的副作用,运动带来的益处会更多。对于运动中存在的运动损伤,可以通过阅读专业书籍、学习相关知识去解决。

“马拉松其实是这一种修行,要修炼到一定程度,你才能真的开心。因为跑步没有即刻的快感,而且过程枯燥的。99%的时间你都是一个人在跑,在孤独地面对而已。”励建安告诉健康时报记者。

跑步5年来,励建安跑的全马和半马均已超过30场,年跑量超过3000公里。这些数据都是励建安在繁重工作之余取得的成果,如今已经69岁的他为资深的康复医学专家,他依然坚持每周查房看病。

冯唐曾经说过,要跑完全马的42.195公里,需要前后交替脚步6万多次。可对于励建安来说,这无数的步伐交替不仅是一个人的修行,更是一个人的对运动在康复医学中的重新实践。如今他依旧在工作之余准备下一场的城市马拉松,迈出的步伐依旧矫健,配速仍在提升。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