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不能像药品管理那样经营和管理眼镜的销售,造成近视防控的第一关就被卡死了!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主任赵明威表示,“矫正和控制近视发展最普遍的手段就是配眼镜,然而令人尴尬的是,社会上的验光配镜准入门槛过低,眼科医生只有给患者开具眼镜处方的权利,患者不能像拿药那样直接从医院的相应机构配镜取镜。”
“配眼镜是近视的第一个矫正手段,眼镜配得准就是一个防治过程,如果配不好反而是一个加速过程。”赵明威表示,有些不正规的眼镜店,店内验光师可能3个月就速成了,有些验光师为了迎合消费者的满意度,100度的眼镜配成了150度,看得更清楚,但过矫的眼镜会加速眼睛度数加深。眼镜度数配得不准,眼睛就会出问题。
与中国不同,在美国,眼镜不仅被认定为医疗耗材,而且被列入了医保。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中谈及,美国配镜需要有眼科医生开具的处方,美国的验光师须是有专业执照的眼视光师,验光同时还提供基础眼保健检查。在美国,患者拿到眼镜的处方后,可以直接在医疗机构配镜和取镜。
赵明威认为,眼科医生开验光处方、配眼镜,是治疗方案的一部分,其地位等同于药物处方,而不是简单的商品。希望医院验光和配镜打通,让眼镜成为医生手中治病的工具,眼镜的技术把关,应该由医院来主导。第一次配镜的人,建议配镜前先到医院进行医学验光,在准确验光基础上进行器质性眼病等综合检查。
(运营:步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