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方面有很多优势,如我国有全球第一的健康医疗数据资源,拥有成熟的互联网体系及广泛的用户群,拥有一批全球领先的AI人才。在这种大背景下,肝病研究也要跟上这些先进技术。”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在中华医学会第十九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表示,人工智能融入医疗健康,将使医疗卫生服务更加精准化和智能化,也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医疗健康模式,有助于提高医疗卫生水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发言
目前,病毒性肝炎在国内仍是严重影响民众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在病毒性肝炎、肝癌的智能诊断、治疗、健康管理等方面,更需要人工智能加快步伐。
李兰娟院士提到,现已建立了覆盖一千余万人口的乙肝防治示范区和信息云平台,以及乙肝疫苗随访队列、母婴阻断随访队列、乙肝抗病毒治疗随访队列,创建FVFT(发现所有乙肝未感染者并接种疫苗、治疗所有患者)防治策略,使示范区乙肝新发感染率下降80%。
当然,我国人工智能发展也面临着各项挑战,如战略层面缺乏总体规划统筹、技术层面缺乏自主可控AI算法、基础建设层面缺乏高质量标准数据集、支撑保障层面缺乏立法保障等。对此,李兰娟院士提倡,“病毒性肝炎的标准数据集应该要很好的加以总结提升。”
现如今,人工智能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17年两会,人工智能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人工智能也强势融入医疗圈。健康中国行动中,人工智能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
李兰娟院士表示,智能诊断、智能治疗、智能群体健康管理、智能医药监督都将会是智能医疗重点发展领域。
(运营:郑新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