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记者 张赫 赵苑旨)“小童,快帮我在网上约个号,我买不了药了。”73岁的张梅(化名)已经患Ⅱ型糖尿病十几年的时间,靠长年服用药物来维持,隔一两个月就要去医院开药,她跟大部分老人一样,不会操作智能手机,11月5号去医院开药时,就遇到了重重困难。
移动互联网时代,扫码点餐、线上支付、在线挂号、网约车等,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但与此同时,大部分老年人却时常因为不会操作智能手机,在生活中处处碰壁。
早上8点,张梅老人便赶往医院去开药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不是去社区医院,而是去一家三甲医院。
“因为换了治疗方案,医生给她开了一种进口药,这个药在社区医院买不到,只能去大医院买。”张梅女儿告诉健康时报记者。
到达医院后,医院门口站了好多人,张梅最先面对的难关就是“扫码进入”。
“我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凑近一看安保人员提示我打开健康宝扫码进入。”张梅老人说,自己根本不会操作,找了年轻人帮忙,一步步的扫码登记成功后才进入医院。然而还没等松一口气,进入门诊楼,又过了一道安检,“自己动作比较慢,后边还排着队,内心十分着急,不理解现在进医院怎么这么麻烦。”
张梅老人在过完安检后,便去导医台询问开药的事情,才知道需要先在网上挂号,才能开药,而且现场无法挂当天的号。
张梅说,之前一个小时就能解决的事情,今天弄了一早上都没有买成药。现在什么都跟手机绑在一起,这让不怎么会操作手机的老人该怎么办,不想给孩子添麻烦也不行。
“母亲是个急性子,当时给我打电话让我给她网上挂号,整个人很着急。” 张梅女儿说,后来老人实在操作不明白,把自己和女婿都叫了过去,一共花了4小时才拿到。
如今,北京的市属医院都是在微信里的京医通上挂号,像一些中央直管的医院,他们会有独立的APP,这些医院在现场很难挂上当天的号,不管是在现场的挂号机挂号,还是在网上挂号,对老人来说都特别困难,医院应该设有针对老人群体的绿色通道,这样更方便老人就医。
但好在,11月5日,北京召开第175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指出,2020年底前,北京所有医疗机构将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
主要就包括:
一、提供多渠道挂号服务。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在做好非急诊全面预约的基础上,根据老年人就医实际情况,为老年人提供一定比例的现场号源;
二、建立预约绿色通道。2020年底前,所有医疗机构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
三、建立无码绿色通道。医院入口增设老年患者“无健康码”绿色通道,配备工作人员、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等人员,帮助老年人进行健康码查询操作;
四、完善预约转诊服务。综合医联体的核心医院向医联体内基层医疗机构预留20%预约号源,医联体内二、三级医院对转诊签约患者提供优先就诊服务;
五、优化老年人互联网+就医服务。优化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界面设计和服务功能,充分考虑老年人使用习惯,简化网上办理就医服务流程,为老年人提供语音引导、人工咨询等功能;
六是加强督促落实。各区卫生健康委要督促辖区内医疗机构切实落实工作要求,做好老年人挂号就医工作,为老年人看病就医提供便捷服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