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 老人 > 正文

每个人都要面对生命的结束,关注生命最后“一公里”

2020-10-25 17:41:07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18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7.9%。

“医疗技术的发展,让人们觉得医学可以包治百病。其实每个人都要面对生命的结束,这时就需要安宁疗护。”10月24日,由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北京医师协会安宁疗护专业专家委员会及老龄社会30人论坛联合主办,中国癌症基金会肿瘤心理学协作组协办的2020年世界安宁缓和医疗日纪念活动“老龄时代•中国探索 安宁疗护论坛”在北京召开,原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北京医师协会安宁疗护专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柯杨教授在会上指出,安宁疗护的发展需要从理念上帮助公众和家属接受安宁疗护,技术上需要医护人员身心共同的努力,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安宁疗护服务的发展需要借助政府的力量、社会的力量、学界的力量。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老龄健康司齐新杰二级巡视员、北京医师协会会长郭积勇、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总干事王瑛、原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北京医师协会安宁疗护专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柯杨分别致开幕辞

每年十月的第二个周六是“世界安宁缓和医疗日”,旨在支持和推广安宁疗护与缓和医疗事业的发展。2016年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注册成为世界安宁缓和医疗联盟(WHPCA)会员机构,并通过多种形式在国内开展纪念活动。北京医师协会下的安宁疗护专业专家委员会也正式成立,并开始着力推广北京地区的安宁疗护临床实践和人才培养。

人口老龄化加快,全国安宁疗护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18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7.9%。北京医师协会郭积勇会长介绍,老龄化问题受到国家、社会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方方面面的关注,老龄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在老龄健康、老龄医疗、老龄安宁疗护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课题。

“国家高度重视安宁疗护服务发展,不断加强安宁疗护服务的顶层设计,完善相关支持政策。推动安宁疗护服务发展被写入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并纳入《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国家重要发展规划。”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老龄健康司齐新杰二级巡视员在开幕致辞中说到,截至2019年共启动了两批安宁疗护试点地区,目前试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构建了市、县、乡多层次服务体系,形成医院、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和远程服务5种模式,全国安宁疗护服务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郭积勇会长表示,面对老龄化问题,北京医师协会尽可能地搭建平台给各位专家发挥作用,为卫生事业的发展、医师队伍的成长贡献力量,更好地为老年人的健康给予帮助。

让医学有温度,安宁疗护让患者走好最后一程

长期致力于安宁疗护工作的发展,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院长顾晋对于安宁疗护的作用感触,他在会上分享了一则小故事,从医四十年,顾晋仍然记得自己还是一名实习医生时,偶然间和一位患者的畅谈,这样一次简短的谈话,让患者家属泪流满面,频频对他表示感谢,原来那是这位肿瘤患者半年来第一次笑。“临床医生通过我们的语言,让病人开心,缓解病人的情绪,我觉得这给我上了很重要的一课。”

安宁疗护最早起源于西方,针对的主要是积极治疗已经失去意义的末期病人。发展到今天,它的概念是不建议末期病人在追求“治愈”和“好转”的虚假希望中苦苦挣扎,更不希望他们假“安乐”之名自杀,而是要在最小痛苦和最大尊重的前提下,让他们生命的最后时光尽量舒适、宁静和有尊严。

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总干事王瑛也在会上指出,安宁疗护是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年龄层的人都会碰到的问题。我们对自己的要求就是要站在离公众和医疗一线更近的地方,使我们的专家力量和丰富资源能和公众、一线更好的沟通和交流,把来自一线的东西尽快变成有中国特色的东西,有效服务于社会。

柯杨教授在最后总结发言时提到,安宁疗护专业专委会的各位专家积极性很高,在安宁疗护的实践、交流、推广及编写讲义上付出了很多努力,希望将来在推动学科发展、加强安宁疗护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