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记者 毛圆圆)“我觉得自己像个大虾,从坐到躺就得花费5分钟,真的很痛苦。”这是某位罕见病患者对自己身体的描述,他的这种罕见病约在2万人甚至6万人中有一个,医学上称为X连锁低磷性佝偻病,即X连锁低磷血症(X-linked Hypophosphatemia,XLH)。
骨折长期不愈合才知道患上了罕见病
今年32岁的林健(化名)是一名XLH患者,XLH是低磷性佝偻病的一种,约占低磷性佝偻病80%。
2013年,林健意外发生了一次骨折,因为很久不愈合让他对自己的“骨折”产生了怀疑,再加上牙齿和牙槽骨接触的地方时不时地发生炎症,不及时处理就会出现2厘米的大洞,林健更加感觉自己可能不是“骨折”那么简单,他开始了查资料、搜文献寻找自己到底怎么了的漫漫长路。
“当时真的看了特别多的文献,一两年的时间,看了七八百篇!”林健回忆,在上百篇的文献中,他像侦探一样,在文献中找到与自己症状相符合的疾病,逐渐缩小范围,终于林健找到了和自己症状最相似的病——低磷性佝偻病。
“我感觉我可能是这个病,看到文献上国内的研究者是北京协和医院的夏维波教授,我当机立断坐着轮椅挂了夏教授的号。通过临床表现再结合生化检查——血磷和碱性磷酸酶指标异常,2015年的时候,我被正式确诊为X连锁低磷性佝偻病。”当得知自己得了什么病时,林健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但却又迎来了更大的打击。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夏维波教授介绍,低磷性佝偻病是一组由于遗传性或获得性病因导致肾脏排磷增多,引起以低磷血症为特征的骨骼矿化障碍性罕见疾病,已被纳入《第一批罕见病目录》第51号罕见病。而XLH是低磷性佝偻病的一种,是由于PHEX基因突变功能缺失,导致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产物过量引起的,它约占遗传性低磷性佝偻病80%,具有较高的致残、致畸率。
低磷性佝偻病患者可以始发于婴幼儿期,也可能始发于成人期。“有些患儿在刚出生时可能没有临床表现,但等到1岁左右时,他们就会出现行走困难、步态摇摆、生长迟缓,慢慢进展为骨骼畸形,引发骨痛,检查血磷时会发现患者的血磷水平低,最终会被诊断为低磷性佝偻病或骨软化症。”夏维波教授介绍,还有的人会在其他部位,如口腔等发现异样表现。
开始治疗时只能服用自己配制的磷水
“最开始的时候,我还不知道这是一个罕见病,我以为应该很快就能康复了。”林健低着头说:“后来,才了解到这是个罕见病,这个病治不好,还是个进展性疾病。”
关键的问题在于,林健确诊XLH时,还没有一款药物可以治疗这种罕见病。“当时缺乏有效的特异性药物,采用的是对症治疗,服用‘磷水’(磷酸盐制剂),开始的时候还能从医院买到医院制好的‘磷水’,后来有段时间医院不再出售这种院内制剂,我只能自己配制。”林健笑谈,“把购买来的化学试剂,按照医生说的比例勾兑,那时的家就跟化学实验室似的。”
夏维波教授表示,在没有药物治疗之前,包括现在仍然有78%的患者采用磷酸盐制剂和活性维生素D联合使用的对症治疗方案,但绝大多数患者得不到行之有效的治疗。磷酸盐制剂味道涩,每天要服用4~6次,患者依从性差,尤其是儿童。
林健无法形容磷水的味道,“那个味道太让人难受,而且一天还要喝5次,呕吐、腹泻是喝完‘磷水’之后最常发生的事!”
部分患者对磷剂不耐受,会出现胃肠道的不良反应,长期使用存在肾钙质沉积症、高尿钙症以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并发症的风险。即使采用了补“磷”治疗,患者仍然面临体内的血磷水平依然达不到正常,不能纠正变形的骨骼,难以改善生长发育迟缓的问题。
“对于我来说,‘磷水’的效果确实很有限,在使用磷水的那几年,我的病情就时好时坏,好的时候能拄拐走,差的就只能躺在床上。”林健说。
“给7个国家试验室写邮件,我只希望能接受治疗”
凭着自己的那股韧劲儿,林健还是在不断搜索着疾病的最新治疗方案。在一个文献综述中他看到,有7个国家正在做药物治疗低磷性佝偻病的临床试验,他按照上面的通信地址,一一发送邮件,希望能参与其中接受治疗,哪怕只有一点点的希望。“大部分的实验室要么没有回复,要么是直接拒绝,当时美国已经在进行药物申报程序了,可以让我去美国治疗,但是辗转联系了好几家医院,考虑到没有美国医保,费用很高,计划都没有成形。”
不过接下来的状况,让林健始料未及,重新燃起了希望。
2018年4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布罗索尤单抗上市,用于治疗1岁及以上儿童和成年人的X连锁低磷血症(XLH)。这是FDA批准的首个治疗1岁及以上儿童和成年人的XLH的药物。
2019年9月,布罗索尤单抗注射液在日本获批上市。知道这个消息后不久,林健于2020年12月在日本注射了第一针。“我最有感触的是,使用布罗索尤单抗之后很快我的骨痛就缓解了,走路变得很轻松。过了三四个月,已经可以脱拐,我甚至高兴的把拐寄回了国内。慢慢地上楼、下楼,我真切地感受到我在变得更好。”
疫情打乱了林健在日本治疗的计划,他不得不回国,但生活又给了他另外的惊喜。
2019年,协和麒麟(中国)制药的布罗索尤单抗于2019年被列入《第二批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名单;同时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中心(CDE)纳入优先审评。
2021年1月,治疗XLH的靶向治疗药物布罗索尤单抗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为XLH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
2021年3月,布罗索尤单抗注射液扩展适应症,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成人肿瘤性骨软化症。
2021年7月正式商业上市。
时隔2个月后,2021年9月28日,北京协和医院开出全国首个处方。林健成了全国首个注射布罗索尤单抗的XLH患者。
从快速获批到开出首个处方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充分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对罕见病的重视,国家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力度,罕见病治疗药物的研发、审评审批进程已经迈入了加速期。
林健特别感动也特别惊喜:“没想到这么快能在国内用上创新靶向药物。我真的很幸运!终于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不需要别人帮我。我的人生不光是治病,我有工作,有朋友,有生活的权利,拥有比较完整的人生,会更幸福一点,更充实一点。”林健告诉健康时报记者。
“我希望,社会能给予我们这个罕见病群体更多的关注,也期待这个孤儿药能尽早被纳入国家或省级医保目录,减轻我们这个群体负担,让更多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我希望我的愿望能成真。”
对此,夏维波教授表示,低磷性佝偻病大多是自幼患病,因此会影响患者的一生,也给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希望国家医保部门、社会各界、慈善机构能够共同帮助低磷性佝偻病患者,让他们用上真正有效的治疗药物。(文中林健为化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