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厦门最后一例本土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实现了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双清零”、医务人员“零感染”。4月29日,又迎来了一个“零”时刻,厦门最后一例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治愈出院,实现了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双清零”,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作为厦门市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凭借快速反应、高效落实和卓越创新,取得了这场新冠战“疫”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不仅检验了医疗机构的救治服务水平,也促进了医院管理的创新发展。5月7日,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厦门市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院长王占祥做客《人民名医》直播间,分享了后疫情时代医院管理的创新与实践。
“这个过程中,医疗创新是我们着力的一个方面,创新的方法、创新的药物、创新的手段都会为我们整个医疗救治水平提供很有利的帮助,互联网医疗就是其中之一”。医院巧借人工智能,如AI影像系统和机器人等科技手段,游刃有余地解决了疫情中院内感控、人手不足等问题;借助远程会诊系统与医疗界精英团队保持着强有力的联系,通过组织专家会诊,使危重患者逐渐转为重症患者,进而转为普通患者。王占祥院长分享了此次医院在新冠肺炎疫情的“作战经验”。
借力互联网医疗,助力打赢新冠战“疫”
早在春节期间,疫情突发、迅速蔓延的时候,给我们医院正常的医疗秩序带来了的影响。这时候我们的核心团队就探索开通互联网医院的发热门诊。在前期运作的基础上,我们跟厦门大学信息学院密切合作,大年初一,我们就推出了互联网发热门诊,短短时间内,互联网发热门诊问诊量便达到10万次,让市民足不出户即可在家线上咨询医生。互联网医院的发热门诊能够让一些非新冠肺炎疾病引起的发热病人得到分诊和指导,避免了病人的恐慌心理,也减少了他们到医院聚集而被感染的机会。借助互联网手段,实现了患者空间隔离,避免了交叉感染;同时,还解决了医务人员短缺的问题,短时间内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信息化建设一直是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强项”,医院是全国首家“双料”通过国际信息化评级最高级(HIMSS EMRAM住院、门急诊双7级),福建省唯一一家通过国家信息化建设最高标准(国家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等级“五级乙等”、国家卫健委2018年度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五级医院”)。信息化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对医疗行业会带来飞跃式的创新和变革。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出行方式和购物方式,互联网也改变了我们的就医方式,改变了我们医生的接诊、会诊方式甚至手术治疗方式。医院从2016年就开始了互联网医院建设的探索和研究,经过了几年的实践和创新,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福建省第一批、厦门唯一一家获批的互联网医院。
依托互联网医院,孕妇在家就能做产检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近期推出了一个互联网远程胎心监护的一个项目,孕妇在家里就可以做胎心监护检查。前段时间有一个案例,孕妇在家做胎心监护的时候,互联网医院的监测及时发现了胎儿在母体里异常的表现,医生立即通知孕妇尽快到医院就诊,及时为孕妇做了剖腹产手术后,挽救了胎儿的生命。远程穿戴监护设备在将来一定能够作为医疗服务的一个延伸,解决更多病人的需求。
“目前,我们医院已经扩展和创新了互联网医院的服务内容,如对一些复诊、慢病病人通过互联网医院进行问诊答疑和随访。复诊病人在网上开具复诊检查单,实现线上与线下同步预约检查;为复诊病人和慢病病人在互联网医院上开具处方,通过指定物流公司送药上门。”王占祥院长介绍。
发展互联网医院,要守好一个安全底线
互联网医院需要有严格的界定。最重要的是线上线下做一个科学的管理、合理的分类,这样能确保医疗行为安全有序的进行。其次,对互联网医院的接诊医生,要做到全方位能力的培训,医生在互联网医院线上接诊还需要有很强的安全意识和保护病人意识。一旦发现病人有一些超出了我们远程医疗范围的情况,要尽快请病人到医院做线下当面的诊治,从而确保病人的安全,确保线上医疗行为的安全。
总体来说,线上线下的医疗服务还是有一个病种和服务范围的来界定服务内容,还要有医患双方对互联网医疗能够解决问题的共识,共同的把好医疗安全这一关。王占祥院长介绍,到目前为止,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互联网医院三年多的探索与诊疗实践是零投诉,满意度远远超过线下医疗服务。通过互联网医院就诊的病人对我们整个就诊过程和结果没有一例投诉,这一点让我们很欣慰,也很有动力,这也主要是我们早期严格管理和后期的稳固推进合力形成的良好结果。
王占祥院长强调,互联网医疗是医院今后需要着力的工作方向,这次疫情让我们对互联网医院建设的重要性体会更深。下一步我们还会继续加大互联网医院的建设力度,在技术手段上把更详细的医疗资料在第一时间内让医患之间更快捷、更便利地沟通和交流,要紧跟着信息发展的步伐拓展互联网医院的服务内容,还要大力培养一批热爱互联网医院的专家团队,为更多的患者提供更周到、更便利的信息化时代下的医疗服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