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石梦竹)“老花眼又叫老视,可能因为带个‘老’字,大家都认为这是个老年人才会出现的问题,但事实并不是这样。”11月6日,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四川省眼科医学中心主任,眼科研究所所长吴峥峥教授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人民名医·进博专场”上表示,老花眼的出现比大家想象的要早得多,40岁后,大部分人都会逐渐开始出现老花眼的相关症状。
老视患者呈现年轻化趋势
老花眼在医学上也叫老视,是一种生理性的调节功能下降。如果将眼睛比作全能的变焦照相机,老花眼的出现就是照相机的调焦功能减退的过程。
“我们看远时,晶状体变平,眼睛调节处于放松状态;看近时,晶状体变凸,使近处的物体的像能落在视网膜上。”吴峥峥教授说,人到了一定年龄出现老花眼,晶状体的弹性降低,无法把眼睛从视远的状态调节到视近的状态,所以看近处的东西就开始吃力、模糊。
眼睛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器官,虽然它占的体积和重量对我们全身来说比较小。但80%以上的外界信息都要靠它获取,吴峥峥教授尤其提到良好视觉功能的重要性,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电子产品日益普及,有的人慢慢需要把手机电脑的显示字体、字号调大才能看清楚,实际上这都是一个视力老化的一个表现,而近些年来,这种情况也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势,不但对于患者视功能带来了不良影响,甚至由于老视障碍带来的情绪心理问题也屡见不鲜。
小小晶体可重获
随着越来越多中老年人深感老花眼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以及佩戴老花镜的不便,更有甚者因为工作和生活的实际需要,随身要常备老花镜近视镜以便交替配戴,这些中老年人希望可以找到一种能更好解决老花眼的方式,随着技术的创新,人工晶状体得到很大的发展,现在一片小小的晶体,就能让视力 “恢复年轻态”。
“目前临床中老花眼手术应用比较广泛的是全视觉三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吴峥峥教授介绍,它通过独特精密的光学结构去模拟人类的“原装眼球变焦系统”,让全程视野上的景物光线均能准确聚焦到眼睛内,用以模拟我们眼睛年轻的状态,加上使用到了超高透光度真实还原颜色的材质,这样可以满足患者全天候远、中、近的全程视力需求,为患者带来舒适自然的视觉体验,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均能让患者无需佩戴眼镜看清全程距离上的图像,通过十几分钟的手术,可以一次性解决老花眼、白内障、近视、远视等问题。
很多人会担心手术的安全性,吴峥峥教授表示,当下的设备很先进,技术也比较成熟,同时还有一些辅助的设备,只要患者到正规的医院,去找值得信赖的医生,与医生充分表达沟通自己的视觉需求,通过专业的一些检查和评估,如果眼部情况是适合做手术的话,就尽可放心了。因为正规的医院、好的医生进行一个很好的手术设计以后,会恢复到比较好的相对年轻的眼睛状态,那么这个时候,你会发现整个生活更美好。
(运营:李桂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