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肿瘤早筛早诊早治精准防控论坛 > 嘉宾观点 > 正文

邢金良:多种诊疗手段打出组合拳,提升肝癌早诊率

2021-10-23 08:54:46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10月23日,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专委会担任学术支持单位,华大基因主办的“精准防治,普惠可及”肿瘤组学空间站峰会:肿瘤防控专场北京线上线下同步进行。

10月23日,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专委会担任学术支持单位,华大基因主办的“精准防治,普惠可及”肿瘤组学空间站峰会:肿瘤防控专场北京线上线下同步进行。

健康时报记者与本次大会的嘉宾——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委会主任委员邢金良教授进行交流,并探讨肝癌的创新筛查和诊断手段。

\

据邢金良教授介绍,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乙肝等肝炎病毒的感染率较高,引起的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成为肝癌的主要发病原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以及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我国肝癌每年的发病人数超过30万,占全世界肝癌发病人数的一半左右。

邢金良教授表示,上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人群开始普遍接种乙肝疫苗,我国的乙肝病毒感染得到了有效控制,而由此导致的肝癌发病率也随之显著下降。然而随着当前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变化,脂肪肝、酒精肝等代谢性肝病增加,“这将会改变我国肝癌的发病情况,未来可能会成为肝癌发生的又一主要诱因。”

邢金良教授坦言,我国肝癌的早期诊断率与国外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在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医疗水平和居民体检医师有所欠缺,加之医保对体检的覆盖不到位,导致肝癌的早诊率相对较低。

在普及健康教育的同时,还应该不断普及多种筛查手段。事实上除了传统的影像学和肿瘤标志物方法之外,近十年来基于基因测序、质谱等一些新的技术方法也进展很快。肝癌早筛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方面,应该说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而且其中有很多先进筛查诊断方法属于我国自主研发,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几无差距。这些技术,主要是利用外周血进行肿瘤液体活检技术的开发,通过检测具有肿瘤生物标记的ctDNA发现早期肝癌。提升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也是改善肝癌治疗效果和患者预后的有效方式。

在肝癌治疗方面,手术治疗已经步入精准切除阶段,此外分子靶向药物、免疫药物、精准放疗等多种治疗手段的综合应用,给肝癌治疗带来了根本性改变。

事实上,包括肝癌在内的多种癌症,主要发病年龄一般在45岁以上,所以肿瘤也是一种衰老疾病。伴随着早期诊断和治疗手段的完善,有些癌症患者的生存期可以维持到20年以上,部分癌症已经成为一种慢性病。“所以我也呼吁大家提升对癌症的科学认知,减少对癌症的恐慌,不要谈癌色变。”

(更多肿瘤防治资讯,请扫码下载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关注“肿瘤”频道。)

\

(运营: 实习编辑:刘予欣)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