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肿瘤早筛早诊早治精准防控论坛 > 嘉宾观点 > 正文

卢云:建议让粪便基因检测变成肠癌筛查常规项目

2021-10-23 08:48:10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10月23日,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专委会担任学术支持单位,华大基因主办的“精准防治,普惠可及”肿瘤组学空间站峰会:肿瘤防控专场北京线上线下同步进行。

10月23日,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专委会担任学术支持单位,华大基因主办的“精准防治,普惠可及”肿瘤组学空间站峰会:肿瘤防控专场北京线上线下同步进行。

会前,健康时报与本次大会的嘉宾——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普通外科医疗中心、胃肠外科主任卢云教授进行交流,并探讨癌症早筛早诊相关话题。

\

越来越多的专家开始倡导一种观念,即癌症是可防可治的慢病。在卢云教授看来,癌症变成一个可防可治的疾病,主要需要贯彻三个原则:早期筛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我们曾经在一个地区给病人免费做肠镜,结果只有30%的人来做,剩下的70%都不来做。”后来在和患者沟通的时候发现,不少人拒绝肠镜的原因,首先是害怕,其次是对检查的场景不了解,觉得很危险,“所以大众观念的改变很重要”。

另外,一些医生的观念也需要改变,把患者获益放在第一位更为重要。卢云教授在采访中举例,在他的执业生涯中曾经遇到一些医生,病人已经有环周切缘阳性、淋巴结转移,医生却选择给患者先做手术,“这样其实很不合适,一般应该先做一个辅助治疗,使肿瘤降期,淋巴结转移逐渐消失之后,再做手术,对病人更负责。”

卢教授表示,当前癌症早筛工作的推进,各级医院应当各司其职,通过分级诊疗的方式,将患者送到合适的诊疗机构。

“以结直肠癌为例,比如一般的病人,在乡镇、县市医院做了粪便基因筛查,如果发现是阳性的话,可以到中型的医院来做肠镜检查,检查以后如果发现病变,中型医院技术允许,那么就在当地做处理,如果病变比较晚,当地的医疗水平有限,那么就到大医院做手术处理。”

同时,他建议还可以扩大筛查范围,让粪便基因筛查变成政府常规项目,“创新技术的推动,可能也有助于改变大众的观念。”

据了解,粪便基因检测是一种新型的肠癌筛查技术,无创无痛,通过提取粪便中的DNA进行检测,可以评估息肉、腺瘤等癌前病变和早期肠癌的风险。

(更多肿瘤防治资讯,请扫码下载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关注“肿瘤”频道。)

\

(运营: 实习编辑:刘予欣)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