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民端备用 > 正文

高处不胜“恐”:你在高处腿软吗?

2020-04-27 20:16:35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恐高是一种普遍的心理反应。但是,如果在很多人都能接受的高度,就感到强烈得难以忍受的恐惧感,则不再是正常的情绪反应了,而可能是恐高症了。这种情况在年轻人中,并不少见。

刚上大学时,小刘得知自己宿舍在4楼,就非常紧张。因为他不敢到阳台晾衣物,他说,“只要一到高的地方,我就想象自己已经掉了下去。”他也不能在上铺睡觉。以前和朋友外出旅游,伙伴们都勇敢地走上玻璃栈道,可他连想都不敢想,到售票处就满头大汗,呼吸急促,心慌气短。大家知道他有这个毛病,也就没再勉强他。遇到登高的事,能替的大多替他做了。

导致恐高症的原因之一是过度担心坠落,担心失控。在高处紧张的感觉很常见,但这种感觉如果不可控制地被放大,则是一种病态的反应了。出现恐高,与自我暗示有关。有句话说得好,“一米的路谁都敢走,一米的桥却不敢走”。就是因为人走在一米宽的路上会无所顾忌,走在一米宽的桥上,却总注视着桥下,担心掉下去会怎么样。这种暗示如果形成心理习惯,就会诱发恐高症。

有个笑话就是这样的,一个恐高的人坐在飞机上,朝下一看,惊叹道,“飞机飞得太高了,人小得像蚂蚁一样”,邻座的淡淡地告诉他,“飞机还没起飞呢,你看到的就是蚂蚁。”

克服恐高,内心的自我对话很重要。在接近高处之前,可以告诉自己,我要到的地方很安全,别人都没事,我尽管有点担心,但也不会怎样的。在时间上,提醒自己身处高处也就那么有限的一点时间,在某某时间就离开高处了。

这样想,可以让恐高感显得“有始有终”,从而获得自主感。在到达高处的过程中,恐高的人对于周围参照物的视觉改变非常敏感,可以轻轻地闭上眼睛,减少视觉信息的刺激。同时进行深而慢的、均匀的呼吸,都可以降低紧张焦虑的感觉。

如果进行了这些努力还不奏效,还可以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据报道,系统脱敏疗法对恐高有一定的作用。治疗时,对不同高度的紧张做个等级划分,比如一米高的高度记为一分,高楼的楼顶为十分。之后令患者处于放松状态。

治疗者让其从一分的高度开始想象,并逐渐升级。每想象到一层并感到紧张后,治疗者就令其做深而慢的呼吸来放松身心,直到在想象中对某一层不再敏感。这样,经过逐层升级,患者对高度的敏感性就会逐渐下降。以后到了真实的场地,即使再次感到害怕,也可以用这种方法让自己逐渐放松下来。

严重的恐高症,比如到了二层楼就开始心慌手抖、头晕目眩了,则可能需要药物治疗结合心理治疗了。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北京回龙观医院”,作者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宋崇升。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