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民端备用 > 正文

一滴杯中酒,二两酒精肝!专家解说健康饮酒法则

2020-04-22 12:28:53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未来,酒精性肝病可能取代病毒性肝炎,成为导致严重肝脏疾病如肝硬化、肝癌的重要病因,尤其是本身已有慢性肝病或者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更应该及时戒酒,必要时应予以药物干预。

作为重要的社交渠道及感情宣泄窗口,中国的饮酒文化源远流长。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饮酒量上升最快的国家。2015年一项调研表明,中国饮酒人群已超过5亿,每年要喝掉约300亿升酒,可以填满15873个标准游泳池,随之而来,则是潜在的酒精性肝病患者数量的暴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茅益民表示,未来,酒精性肝病可能取代病毒性肝炎,成为导致严重肝脏疾病如肝硬化、肝癌的重要病因,尤其是本身已有慢性肝病或者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更应该及时戒酒,必要时应予以药物干预。

正常人一天能喝多少酒?

超过90%的酒精会经过肝脏代谢,肝脏将酒精(乙醇)转化为乙醛,进一步将乙醛转化为乙酸。大部分乙酸在体内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其余部分则以糖或者脂肪的形式在肝脏中存储下来。如果饮酒过量,不仅会破坏肠道屏障,导致肠道毒素进入人体,更会造成肝脏损伤,导致肝脏的炎症免疫反应,诱发肝炎,造成对肝脏的多重伤害。

饮酒量计算公式:乙醇量(g)= 饮酒量(mL)×乙醇含量(%)×0.8

茅益民建议,由于个体对酒精的代谢差异很大,每天摄入酒精10-20克以下,发生肝损伤的几率相对较小,同时要注意饮酒方式,避免空腹饮酒,避免多种酒类混喝,禁止大口喝酒,同时坚决杜绝饮酒时或饮酒前后吃药,感冒药、头孢类、降压药、安眠药、降糖药、抗心绞痛药、解热镇痛药等多种药物与酒类混服均有可能引发急性肝功能衰竭,导致生命危险。

这类人最好滴酒不沾!

茅益民提醒,由于个人体质及疾病状况千差万别,酒量也大小不一,但有4类人群应当坚决避免饮酒,即使因各种原因也不可过量。

女性。女性对于酒精的代谢能力普遍偏弱,更容易醉酒,酒量好的女性占比相对更低,更容易发生急性酒精中毒及肝脏损害。

肥胖人群。胖子的肝脏负担本身相对较重,如果本身存在高脂饮食习惯,加上饮酒,很容易引发急性胰腺炎、急性酒精中毒等急危重症,危及生命;如果有暴饮暴食的习惯,则风险更大。如果BMI没有明显超标,但男性腰围超过90厘米,女性腰围超过80厘米,同样需要警惕为向心性肥胖,需要控制饮酒行为。

老年人。虽然少量饮酒有助于活血化瘀,疏通血管,但老年人酒精代谢能力弱,肝脏更容易受损,一旦过量也更容易出现肝脏受损。

慢性肝病患者。如病毒性肝炎、脂肪肝等慢性肝病患者,这类患者不仅本身具有肝损伤的原发疾病,饮酒后二种或多种肝损伤的因素叠加,会更加容易造成更严重的肝脏损伤。而且,对于正在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的病毒性肝炎患者,大量饮酒会降低患者的免疫功能;另外,考虑到酒精与药物可能产生的相互作用,大量饮酒可能导致药物治疗失败,诱发急性炎症,导致严重肝损伤而威胁生命。

茅益民提醒,“对于任何慢性肝病患者,以及正在进行其他治疗的患者,戒酒都是头等大事,是一切治疗的基础,无论如何都不能在服药期间饮酒。”

药物干预不可少

对于无法避免喝酒的场合,或者本身肝脏已经有所损伤的饮酒者,提前运用药物保肝护肝非常重要。在饮酒前、饮酒后服用解酒保肝药物,可以加速酒精分解,减少肝脏负担。

根据《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修订版)的建议,美他多辛(甘忻)在饮酒前后使用,可以激活人体内的乙醛脱氢酶,从而增强酒精代谢能力,降低肝脏负担,同时减少脂肪合成,降低脂肪肝风险;而对于急性酒精中毒,或者酒精依赖患者也具备一定的改善作用。

除此之外,饮酒之后,可选择饮用热饮或热汤面,以减少酒精对胃黏膜的刺激,因为加入食盐的热汤面里含有丰富的钠离子盐,钠离子可以中和胃里的胃酸,保护胃免受伤害,同时热汤面可以稀释胃中的酒精浓度。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作者为仁济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茅益民,已获授权转载

网友评论

  • 微信

    因专业而信赖

  • 微博

    微健康,随时随地不随意

  • 手机报

    轻松看健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